婷婷九月丁香_国产免费一级精品视频_久久综合免费_色屁屁www影院入口免费观看

歡迎您來到搜藥網
找藥材
找藥材
中成藥
找資訊
找醫院
當前位置:首頁 > 中藥資訊 > 中藥泡制
中藥禁忌 中藥養生 藥理分析 中藥種植 中藥偏方 中藥泡酒 中藥泡制 行業新聞 中藥鑒定 藥膳食療

山楂炮制方法與標準

時間:2021-09-17 16:21:19 作者:
【藥材來源】山楂為薔薇科植物山里紅Crataegus pinnati ida Bge. var. major N.E.Br.或山楂Crataegus pinnati ida Bge.的干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切片,干燥。【古代炮制方法】元代有炒或蒸熟(《丹溪》)的炮制方法。明代仍沿

藥材來源】山楂為薔薇科植物山里紅Crataegus pinnati ida Bge. var. major N.E.Br.或山楂Crataegus pinnati ida Bge.的干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切片,干燥。

古代炮制方法】元代有炒或蒸熟(《丹溪》)的炮制方法。明代仍沿用炒法和蒸法,并有“核有功力不可去”(《通玄》)的記述。清代有炒黑(《說約》)、姜汁拌炒黑(《鉤元》)、姜汁炒(《暑疫》)、童便浸(《逢原》)等炮制方法。

現代炮制方法

1、山楂: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脫落的核和果柄。

2、炒山楂:取凈山楂,置炒制容器內,用中火加熱,炒至顏色加深,取出放涼。

3、焦山楂:取凈山楂,置炒制容器內,用中火加熱,炒至外表焦褐色,內部焦黃色,取出放涼。

4、山楂炭:取凈山楂,置炒制容器內,用武火加熱,炒至表面焦黑色,內部焦褐色,取出放涼。

飲片性狀】山楂為圓形或類圓形橫切片或縱切片,皺縮不平,直徑約1~2.5厘米,厚0.2~0.4厘米;外皮深紅色至棕紅色,滿布灰白色小點,微有光澤;切面黃白色,邊緣多內卷,中間有淺黃色果核,多脫落;氣微清香,味酸微甜。炒山楂表面顏色加深,味酸微甜。焦山楂表面焦黃色,內部黃褐色,味微酸。山楂炭表面焦黑色,內部焦褐色,味澀。

質量標準】山楂水分不得過12.0%,總灰分不得過3.0%,浸出物不得少于21.0%。按干燥品計算,含有機酸枸櫞酸汁,不得少于5.0%,炒山楂和焦山楂均不得少于4.0%。

炮制目的】山楂味酸、甘,性微溫。歸脾、胃、肝經。具有消食化積,散瘀行滯的功能。

生山楂擅長活血化瘀;消食作用亦強,常用于血瘀經閉,產后瘀阻腹痛、疝氣疼痛以及高脂血癥、高血壓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亦用于食積停滯。炒山楂酸味減弱,可緩和對胃的刺激性,善于消食化積,常用于積食停滯,脾虛食滯。焦山楂不僅酸味減弱,并增加了苦味,長于消食止瀉,多用于食積腹瀉。山楂炭味微苦澀,有收澀之功,偏于止瀉、止血,可用于脾虛泄瀉,胃腸出血。

應用選擇

1、生用

(1)產后瘀阻腹痛:常與當歸、川芎、延胡索、益母草等同用,能祛瘀止痛,可用于產后惡露不盡,腹痛拒按。朱丹溪經驗方則單用山楂煎汁入沙糖、童便服之,治產后兒枕痛,惡露不盡。

(2)血瘀經閉:常與紅糖同用,能祛瘀通經,可用于瘀血凝滯,月經停閉。偏寒者可再加紅花、桂枝;偏熱者可再加桃仁、大黃,以增強祛瘀通經之效。

(3)心血管病:治療心脈瘀滯而致的心絞痛,可與制首烏、丹參、白果葉等同用。治高脂血癥常與制首烏、決明子、澤瀉、生苡仁同用,如降脂通脈飲(《臨床方劑手冊》)。

(4)疝氣疼痛:常與橘核、小茴香、青皮、川楝子等同用,能消脹散結,治疝氣偏墜脹痛。若寒痛者還可加吳茱萸、蓽澄茄。

2、制用

(1)炒山楂

①食積停滯:常與神曲(麩炒)、萊菔子(炒)、橘皮等同用,能消食和胃,用于飲食過度,食積內停,氣機不暢,脘腹脹滿,暖氣吞酸,惡食嘔逆,如保和丸(《中藥成藥制劑手冊》)。

②脾虛食滯:常與白術、神曲、茯苓、陳皮等同用,具有健脾消食作用,可用于脾失健運,食積停滯,脘腹脹滿,惡食噯腐等。亦常與人參、六神曲(麩炒)、麥芽(炒)、砂仁等同用,能和胃化滯,理氣健脾,用于脾氣虛弱,飲食不化,腹痛脹滿,嘔吐腹瀉,如小兒健脾丸(《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2)焦山楂:食積腹瀉:傷食泄瀉,證見噯腐吐酸,胸腹飽悶,腹痛而瀉,瀉而痛減,可與神曲、平胃散合用,有消食化積,運脾和胃的功效,積滯去,脾胃和,則泄瀉自止。

(3)山楂炭

①泄瀉:山楂炭多用于脾虛食滯的泄瀉,常與炒扁豆、煨葛根、煨木香、炒麥芽、雞內金等同用,具有健脾止瀉作用,用于脾失健運,腹滿腸鳴,大便泄瀉,或兼腹中疼痛。若胃寒者,可與炮姜同用,如小兒止痛片(《簡明方劑辭典》)。

②痢疾:常與黃芩、黃連、木香等同用,可治細菌性痢疾,與金銀花、大黃、肉桂等同用,可治血痢,如銀楂姜桂大黃湯(《溫熱經解》)。

③胃腸出血:胃出血可配白芍、陳棕炭、當歸炭、黨參、金櫻子等(《中藥臨床應用》)。《百一選方》用酸棗并山楂肉核燒灰,米飯調下,治腸風下血。

現代研究】山楂主要含黃酮類、黃酮醇類、二氫黃酮與二氫黃酮醇、黃烷醇、三萜類、甾體類、氨基酸及含氮化合物、有機酸類、糖分、鞣質、維生素C、微量元素及磷脂等成分。

山楂中的總黃酮和總有機酸都集中在果肉中,山楂核中含量甚微,而山楂核又占整個藥材重量的40%左右,故去核的方法是合理的(核可另作藥用)。山楂不同炮制品中,總黃酮和有機類成分含量差異很大,這與受熱程度有關。炒山楂對黃酮類成分無明顯影響,有機酸稍有減量。焦山楂和山楂炭的黃酮類成分分別保留了41.9%和25.8%,總有機酸分別保留了10.7%與2.8%。在觀察炮制溫度對山楂總黃酮及總有機酸影響時,發現這兩類成分在超過175℃后,減量幅度明顯增大,當溫度在200℃時,總黃酮下降40%,總有機酸下降達55%。另有分析研究表明,總黃酮含量為:生山楂2.6%,炒山楂2.2%,焦山楂2.0%,山楂炭1.3%,說明山楂炮制時,受熱時間越長,溫度越高,被破壞的總黃酮越多。山楂加熱后,枸櫞酸含量變化較大,炒山楂比生山楂下降了17.47%,焦山楂下降了57.22%;炒山楂與焦山楂相比,也有顯著差異。用薄層掃描法測得生山楂和焦山楂中熊果酸的含量分別為0.274%和0.265%;變異系數分別為1.18%和1.15%。說明生山楂和焦山楂無明顯差異。采用鉬藍比色法和薄層掃描法測定山楂及其6種炮制品(炒黃、炒焦、制炭、土制、紅糖制、蜜制楂炭)中總磷脂含量及磷脂組成分布,結果表明,隨著炮制溫度升高和加熱時間的延長,總磷脂含量明顯下降,尤其是炒炭品最突出,與生品相比,下降了62.65%,說明高溫炮制會造成部分磷脂成分破壞。以炮制品磷脂成分分布來看,隨炒制溫度的增加,溶血磷脂酰膽堿和磷脂酸的含量有所增加,其他磷脂成分則有所下降。通過對生山楂、炒山楂、焦山楂、山楂炭中微量元素的測定,山楂各炮制品中檢出21種元素,未檢出Co、Au、V、Ga、In、Pb、Sb、Pd等10種元素。各炮制品間微量元素含量存在差異。山楂炒黃后,Na、Pt含量增加約1倍,Fe、Cu、Li、Mg、B、Sn略有增加,其他元素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山楂炒焦后,Ni增高80倍,Na、Pt增加約1倍,除Ti、Al、Cr含量略有降低外,其他元素含量均升高,其中Fe、Cu、Zn、Li、Mg、Ca、Ba、B、Sn含量增加較多。山楂炒炭后,Cr、Ti含量略有降低,Cu、Ca、Mn、Zn含量增加值與炒焦品相似,Fe、Ti、Li、Na、Be、Mg、Ba、B、P、Pt增加值高于炒焦品。

以小白鼠胃腸推進功能、胃中游離酸、總酸、胃蛋白酶及山楂中亞硝酸鹽含量為指標,對山楂生品、炒品、炒焦品和炒炭品進行比較。結果表明,生品或炒品對消化能力影響較大,可以增強,亞硝酸鹽含量較低。初步認為,山楂入消脹藥以生品或炒品為好。焦山楂和生山楂對福氏痢疾桿菌、宋內痢疾桿菌、變形桿菌、大腸桿菌等均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兩者無明顯差別。其乙醇提取物抑菌作用較水煎液有所增強。

山楂中有機酸類成分有助消化、抑菌等功能,對熱不穩定,加熱炮制后含量降低,實驗表明當加熱溫度達140℃以上時,有機酸含量顯著降低,加熱到220℃時,下降幅度達到48%,其不同炮制品除240℃烘制品外均有胃腸推進作用,且以生品最大,溫度越高胃腸推進越弱,溫度達到240℃時,胃腸推進已不明顯。以滴定法和比色法優選炒山楂最佳工藝為:170℃炒制10分鐘。

1、近代的炮制方法還有蜜炙法、紅糖制法、土炒法、蜜制楂炭等炮制方法。

2、文獻摘錄“去核用,核能化食磨積,治疝,催生,研碎化瘀,勿研消食。童便浸、姜汁炒炭,去積血甚效。”(《得配》)

總結】山楂從元代開始用炒法炮制,此法沿用至今,而且炒制的標準規格有所增加。其他一些炮制方法,雖然現已棄而不用,但近代部分地區的炮制方法又是古代文獻未見記載的。所以從總體上看,山楂的炮制方法,從古至今,演變較大。

從目前山楂炮制研究的結果來看,對指導炮制品的臨床應用有一定參考價值,但尚缺乏比較系統的炮制品藥效學方面的研究,還需加強這方面的工作。

治療心血管疾病,不論從中醫的用藥原則或現代的一些研究結果考慮,山楂均以生用為宜。但用于其他方面,對炮制品的選用則不宜過于呆板,應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結合各炮制品的特點靈活應用。如病人雖然瘀滯明顯,但兼有脾虛腹脹時,則宜選用炒山楂,若更兼有泛酸現象者,則以焦山楂為宜。因為生山楂雖然活血消積作用較強,但也克伐正氣,且酸性較強,對胃有一定刺激性;焦山楂雖然作用較緩和,但無上述弊端,古方中已有先例。若病人暴飲暴食,特別是肉食過度,滯于腸胃,出現腹痛腸鳴,腹瀉臭如敗卵,則又宜選用生品,不圖止瀉,而取其消積力強;甚至與焦檳榔、炒萊菔子、制大黃等同用,以圖速效,既能很快消除癥狀,又可避免積久傷脾胃。


相關文章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