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很多朋友都想知道桑葚子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桑葚子在中醫學是如何用藥的,桑葚子主要用于肝腎不足、腸燥便秘、血虛精虧、津傷口渴等疾病,以下搜藥網小編給大家詳細講解桑葚子的功效作用吧,希望大家能學到點中藥跟中醫相關知識
藥名:桑椹子
別名:桑實、桑葚子、桑粒、桑果葚、烏椹、文武實、黑椹、桑棗
性味:味甘、酸、性寒
歸經:肝經、腎經
功效:滋陰養血、生津明目、潤腸通便
主治:肝腎不足、腸燥便秘、血虛精虧、津傷口渴、頭暈目眩、腰酸耳鳴、須發早白、失眠多夢、消渴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浸水洗。內服:煎湯,10--15g;或熬膏、浸酒、生啖;或 入九、散。
1.桑椹子治產后體弱,頭暈乏力:桑椹膏,每次10--15克,每日2--3次。
2.椹收曝干,蜜和丸服。開關利竅,安魂鎮神。久服不饑,聰耳明目。黑椹絞汁,系桑精英。入鍋熬稀膏,加蜜攪稠濁。退火毒,貯磁瓶。夜臥將臨,沸湯調下。解金石燥熱止渴,染須發皓白成烏。《本草蒙筌》
3.桑椹子治肺結核,陰虛潮熱,干咳少痰:鮮桑椹子60克,地骨皮15克,冰糖15克。水煎服,每日早晚各1次。
4.桑椹子單食主消渴。《唐本草》
5.桑椹子治淋巴結核:鮮桑椹子30克。水煎服,每日3次。
6.桑椹子治自汗、盜汗:桑椹子10克,五味子10克。水煎服,每日2次。
7.桑椹子治血虛腹痛,神經痛:鮮桑椹子60克。水煎服。或桑椹膏,每日10--15克,用溫開水和少量黃酒沖服。
8.桑椹子益腎藏而固精,久服黑發明目。《滇南本草》
9.椹與葉功用實同,因椹艱于四季之采用,且治之不得法,功不及葉矣,余備傳方法使人盡知可也。中時采椹數斗,飯鍋蒸熟曬干,即可為末。桑椹不蒸熟,斷不肯干,即干而味已盡散無用,且最惡鐵器,然在飯鍋內蒸熟,雖鐵鍋而無礙也。與熟地、山萸、五味子、人參同用,實益若仙丹,試恐世人不知制法,所以單言桑葉之奇者,蓋椹與葉功實相同耳。桑葉采葉如茶鐘大者第一,再大者次之,再小者次之,與其小無寧大也。《本草新編》
10.桑椹子搗汁飲,解酒中毒。釀酒服,利水氣,消腫。《本草綱目》
11.桑椹子滋肝腎,充血液,祛風濕,健步履,息虛風,清虛火。《隨息居飲食譜》
12.桑椹子治須發早白,眼目昏花,遺精:桑椹子30克,杞子18克。水煎服,每日1次。或桑椹子30克,首烏30克。水煎服,每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