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很多朋友都想知道萊菔子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萊菔子在中醫學是如何用藥的,萊菔子主要用于食積氣滯;脘腹脹滿;腹瀉;下痢后重;咳嗽多痰等疾病,以下搜藥網小編給大家詳細講解萊菔子的功效作用吧,希望大家能學到點中藥跟中醫相關知識
藥名:萊菔子
別名:蘿卜子、蘆菔子、蘿白子、菜頭子。
功效分類:消食藥。
性味:味辛;甘;性平。
歸經:脾經;胃經;肺經;大腸經。
功效:消食導滯;降氣化痰。
主治:食積氣滯;脘腹脹滿;腹瀉;下痢后重;咳嗽多痰;氣逆喘滿。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或入丸、散,宜炒用。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藥材基源:萊菔子為十字花科植物萊菔的成熟種子。
1.《普濟方》記載:萊菔子治風頭痛及偏頭痛;萊菔子半兩,生姜汁半合。上相和研極細,絞取汁,入麝香少許,滴鼻中XIU入。偏頭痛隨左右用之。
2.《壽域神方》記載:萊菔子治風秘氣秘:蘿卜子(炒)一合,擂水,和皂莢末二錢服。
3.《圣惠方》記載:萊菔子治牙疼:蘿卜子二七粒,去赤皮,細研。以人乳和,左邊牙痛,即于右鼻中點少許,如右邊牙疼,即于左鼻中點之。
4.《丹溪心法》保和丸 記載:萊菔子治一切食積:山楂六兩,神曲二兩,半夏、茯苓各三兩,陳皮、連翹、蘿卜子各一兩。上為末,炊餅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遠,白湯下。
5.《日華子本草》記載:萊菔子水研服,吐風痰;醋研消腫毒。
6.《韓氏醫通》三子養親湯 記載:萊菔子治高年咳嗽,氣逆痰痞:紫蘇子、白芥子、蘿卜子。上三味各洗凈,微炒,擊碎,用生絹小袋盛之,煮作湯飲。隨甘旨,代茶水啜用,不宜煎熬太過。
7.《日用本草》記載:萊菔子治黃疸及皮膚目黃如金色,小水熱赤。
8.《綱目》記載:萊菔子之功,長于利氣。生能升,熟能降,升則吐風痰,散風寒,發瘡疹;降則定痰喘咳嗽,調下痢后重,止內痛,皆是利氣之效。
9.《本草經疏》記載:萊菔子味辛過于根,以其辛甚,故升降之功亦烈于根也。
10.《方脈正宗》記載:萊菔子治痢疾有積,后重不通:萊菔子五錢,白芍藥三錢,大黃一錢,木香五分。水煎服。
11.《方脈正宗》記載:萊菔子治跌打損傷,瘀血脹痛:萊菔子二兩,生研爛,熱酒調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