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很多朋友都想知道訶子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訶子在中醫學是如何用藥的,訶子主要用于用于風濕痹痛、肢體麻木、筋脈拘攣、屈伸不利、骨哽咽喉等疾病,以下搜藥網小編給大家詳細講解訶子的功效作用吧,希望大家能學到點中藥跟中醫相關知識
藥名:訶子
別名:嫩訶子、訶黎勒、訶黎、訶梨、隨風子。
功效分類:收澀藥
性味:酸;澀;性平
歸經:歸肺經;大腸經;胃經。
功效:斂肺;澀腸;下氣;利咽。
主治:久瀉;久痢;脫肛;喘咳痰嗽;久咳失音。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6g;或入丸、散。斂肺清火宜生用,澀腸止瀉宜煨用。
藥材基源:訶子為使君子科植物訶子微毛訶子的果實。
1.《濟生方》訶子飲 記載:訶子治久咳語聲不出:訶子(去核)一兩,杏仁(泡,去皮、尖)一兩,通草二錢五分。上細切,每服四錢,水一盞,煨生姜切五片,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溫服。
2.《南方草木狀》記載:訶子可作飲,變白髭發令黑。
3.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記載:訶子治結膜炎:訶子、梔子、楝子各等量。共研細末,每次二錢,水煎服,每日服三次。
4.《藥性論》記載:訶子通利津液,主破胸膈結氣,止水道,黑髭發。
5.《金匱》記載:訶黎勒散治氣利,以肝脾郁陷,二氣凝塞,木郁風動,疏泄失藏而為下利,利則氣阻而痛澀,是為氣利;訶黎勒行結滯而收滑脫也。腸滑而為利者,清氣滯塞而不收也;肺逆而為咳者,濁氣壅塞而不斂也;訶黎勒苦善泄而酸善納,苦以破其壅滯,使上無所格而下無所礙,酸以益其收斂,使逆者自降而陷者自升,是以咳利俱止也。其治胸滿心痛、氣喘痰阻者,皆破奎降逆之力;其治崩中、帶下、便血、墮胎者,皆疏郁升陷之功也。
6.《金匱要略》訶黎勒散 記載:訶子治氣利:訶黎勒十枚(煨),為散,粥飲和,頓服。
7.《蘭室秘藏》訶子皮散 記載:訶子治脫肛日久,服藥未驗,復下赤白膿痢,作里急后重,白多赤少,不任其苦:御米殼(去蒂萼,蜜炒)、橘皮各五分,干姜(炮)六分,訶子(煨,去核)七分。上為細末,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和渣空心熱服。
8.《海藥本草》記載:訶子主五膈氣結,心腹虛痛,赤白諸痢及嘔吐咳嗽,并宜使皮,其主嗽。肉炙治眼澀痛。
9.《圣惠方》訶黎勒散 記載:訶子治老人久瀉不止:訶黎勒三分(煨,用皮),白礬一兩(燒灰)。上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10.《本草經疏》記載:訶黎勒其味苦澀,其氣溫而無毒。苦所以泄,澀所以收,溫所以通,惟斂故能主冷氣,心腹脹滿;惟溫故下食。甄權用以止水道,蕭炳用以止腸僻久泄,蘇頌用以療腸風瀉血、帶下,朱震亨用以實大腸,無非苦澀收斂,治標之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