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很多朋友都想知道常見補氣的中藥材有哪些?以下搜藥網小編給大家詳細講解下常見補氣的藥材吧,常見補氣中藥材大全
中醫臨床上把具有補氣作用,即可補益臟腑不足之氣、糾正人體臟腑虛衰的這類藥材統稱為補氣藥材,如人參、黨參等。此類藥材主要適用氣虛所致的神疲乏力、少氣懶言、多汗等癥狀。
補氣的藥材有人參、西洋參、黨參、太子參、黃芪、山藥、白術,以及大棗、甘草、刺五加、絞股藍、紅景天、沙棘、飴糖、蜂蜜等,都有補益脾氣、補益肺氣的作用。此外,人參、西洋參、沙棘還有補益心氣的作用,西洋參、山藥能夠補益腎氣,而刺五加可以補益腎氣、補益心氣。
中藥名稱:太子參 taizishen
產地分布:生于林下肥沃陰濕地或陰濕山坡石縫中,有栽培。分布于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陜西等地。
功效與作用:益氣健脾、生津潤肺。屬補虛藥下屬分類的補氣藥。
中藥名稱:黨參 dangshen
產地分布:生長于海拔900~2300米的林邊灌木叢中,現有大量栽培。分布于湖北、湖南、四川、貴州等地。
功效與作用:補中益氣、健脾益肺。屬補虛藥下屬分類的補氣藥。
中藥名稱:黃芪 huangqi
產地分布:蒙古黃芪生于向陽草地及山坡;膜莢黃芪生于林緣、灌叢、林間草地及疏林下。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內蒙古等地。
功效與作用: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生肌。屬補虛藥下屬分類的補氣藥。
中藥名稱:山藥 shanyao
產地分布:生于向陽山坡林邊或灌叢中,常有栽培。主產河南、陜西等地。
功效與作用: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屬補虛藥下屬分類的補氣藥。
中藥名稱:大棗 dazao
產地分布:常見于黃土、沙土及沙灘地區,性耐干旱,在平原、丘陵及山谷等地也有栽培。主產于河南、河北、山東等地。
功效與作用: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屬補虛藥下屬分類的補氣藥。
中藥名稱:龍眼肉 longyanrou
產地分布:
功效與作用:補益心脾、養血安神。屬補虛藥下屬分類的補氣藥。
中藥名稱:白術 baizhu
產地分布:生于山坡、林邊及灌木林中。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等地。
功效與作用: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屬補虛藥下屬分類的補氣藥。
中藥名稱:紅景天 hongjingtian
產地分布:除少數種生于海拔2000米左右的高山草地、林下灌叢外,大部分種生于海拔3500~5600米的高山草甸帶中的溝谷邊、河灘草叢、冰川邊緣、流石坡地、沼澤化草甸邊緣。對惡劣多變的自然環境具有特殊的適應能力。分布于我國東北、華北、西南、西北。主產于吉林、河北、甘肅、青島、新疆、四川、云南、貴州、西藏等地。
功效與作用:益氣活血,通脈平喘。屬補益藥下分類的補氣藥。
中藥名稱:刺五加 ciwujia
產地分布:生于山地林下及林緣。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等地。
功效與作用:益氣健脾、補腎安神。屬補虛藥下分類的補氣藥。
補氣的中藥多性甘、平,此類藥材歸脾、肺經,僅有少數補氣藥還能夠兼補心氣或腎氣等。補氣藥材通常需搭配其他藥材使用,可取得更好的效果。此外,應用補氣藥材時,需在專業中醫醫師指導下進行合理配伍,方可使用,以免出現補氣過度的情況,影響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