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搜藥網!
核心提示:很多朋友都想知道三叉苦能治療什么疾病?三叉苦的功效作用是什么?三叉苦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止痛。防治流行性感冒的功效。以下搜藥網小小編給大家詳細講解下三叉苦的功效作用以及三叉苦能治療什么疾病吧?希望對大家健康有幫助
1、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感冒:三叉苦4斤,野菊花、金銀花各3斤,加水100斤,煎至60斤,供100人口服,每日1次,連用3~5天。
2、感冒高熱、流行性感冒:三叉苦根或莖、鴨腳木根或莖各1斤,加水煎取3000毫升,過濾,濃縮至1000毫升。每服60毫升,每日1~2次。
3、外陰瘙癢:三叉苦葉、鴨腳木葉、榕樹須(氣根)、烏桕葉各1兩,薄荷葉5錢,煎水洗患處。
4、癰癤腫毒:三叉苦葉2份,山大顏葉1份,了哥王根皮、葉1份,馬交兒根1份,搗爛,用45%乙醇浸透,外敷患處,每日換藥1次。重癥同時配服清熱解毒的中草藥。
【藥名】三叉苦
【別名】三椏苦、小黃散、雞骨樹、三丫苦、三枝槍、三叉虎
【藥理作用】 抑菌試驗:本品對福氏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散瘀止痛。防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乙型腦炎、中暑,治感冒高熱,扁桃體炎,咽喉炎,肺膿瘍,肺炎,瘧疾,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腰腿痛,胃痛,黃疸型肝炎,斷腸草(鉤吻)中毒。外用治跌打扭傷,蟲蛇咬傷,癰癤腫毒,外傷感染,濕疹,皮炎。
【用法用量】 根0.3~1兩,葉3~5錢。外用適量,鮮葉搗爛或煎湯洗患處,也可陰干研粉調制軟膏搽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