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郁李仁為較常用中藥材。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具有潤燥滑腸,下氣利水的功能。古時李類名稱繁多,李時珍概之曰:“李,綠葉白花,樹能久,其種近百。其子大者如杯如卵,小者如彈如櫻。其味有甘、酸、苦、澀數(shù)種,其色有青、綠、紫、朱、黃、赤、縹綺、胭脂、青皮、紫灰之殊。”故爾,今日藥用郁李迨有多種。本品為薔薇科植物歐李Prunus humnilis Bge.、郁李Prunus japonic Taunb.或長柄扁桃Prunus Pdeunculatamaxim.的成熟種仁。前兩種習(xí)稱小李仁,后一種習(xí)稱大李仁。小李仁主產(chǎn)東北三省及內(nèi)蒙古、河北、山東、山西、陜西、甘肅、河南等省。大李仁主產(chǎn)內(nèi)蒙古。野生或栽培。
【生長環(huán)境】歐李生于海拔100~1800米的向陽坡沙地、山地灌木叢中或林緣坡地;郁李生于海拔較低的山林下、灌木叢中;長柄扁桃生于海拔120~300米的山坡林下林緣、灌木叢中或草地。三者均喜陽耐寒、抗旱耐陰力較強(qiáng),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
【種植技術(shù)】
1、選地整地:一般栽于向陽山坡或房前屋后的土坎上。選土壤肥沃的沙質(zhì)土,耕翻,做成50~60厘米的大垅,以待播種。
2、種植方法:以分株繁殖為主。
(1)分株繁殖:秋季落葉后,將老樹周圍生出的小苗挖出,也可將母株掘出,劈開各個分蘗,按株距1~1.2米開穴,每穴栽1株,蓋土踩緊、灌水、封穴。
(2)種子繁殖:果實成熟后,將種子和沙按1:3混勻放箱內(nèi),保持一定濕度,在0℃~5℃條件下保存,直至第2年春播。穴播或條播均可,開溝深4~5厘米,播后覆土,保持土壤濕潤。于當(dāng)年冬前或翌春移苗定植。株距10厘米,行距15厘米。
【栽培管理】每年早春中耕松土,除去分生小苗,并施肥1次。在每年采果后或冬季落葉后,中耕除草1次,同時施土雜肥1次,促進(jìn)第2年開花結(jié)果。
【收獲與加工】夏、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果肉,砸破核殼,取出種仁,曬干即可。
【藥材形狀】
1、小李仁:呈卵形,長5~8毫米,中部直徑3~5毫米。表面淺棕色或黃白色,一端尖,一端鈍圓;尖端一側(cè)有線形種臍,圓端中央有深色合點(diǎn),自合點(diǎn)處向上具多條縱向維管束脈紋。種皮薄,子葉2片,乳白色,富油性。氣微,味微苦。
2、大李仁:種子卵形,長6~10毫米,直徑3~7毫米。表面黃棕色。余同上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