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搜藥網!
茯苓是一種藥食兼具的真菌菇類,是多孔菌科真菌的干燥菌核,別名有白茯苓、云茯苓、茯菟、伏靈、鏡苓、云苓、皖苓、鄂苓、閩苓、松茯苓。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
茯苓味淡而能滲濕,味甘而能補虛,能瀉能補,兩得其宜之藥也。它可以利水濕以治水腫小便不利,化痰飲以治咳嗽、痰濕入絡之癥,健脾胃而能止瀉止帶,寧心神治驚悸失眠。而且,茯苓藥性平和,無傷正氣之弊,因其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故對脾虛濕盛、正虛邪實之證尤為適宜。茯苓分為四個部分,并有不同的功效。
①茯苓皮:茯苓菌核的外皮,功能利水腫。
②赤茯苓:削去外皮后的淡紅色部分,功能滲利濕熱。
③白茯苓: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亦稱茯苓,切成小方塊,功能滲濕健脾。
④茯神:白茯苓中心抱有細松根者,切成方形薄片,功能寧心安神。
茯苓能提高身體免疫能力,被譽為中藥“四君八珍”之一,是多種方劑配伍的要藥及常用中成藥的重要原料。茯苓還常被用于藥膳與保健食品中,如茯苓糕、茯苓餅、茯苓包子、茯苓茶等都是有名的滋補食品。
現代藥理研究證實,茯苓具有抗炎、抗氧化、調節免疫、抗腫瘤、鎮靜、利尿、止吐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