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長卿為蘿藦科鵝絨藤屬植物徐長卿的干燥根及根莖,其性味辛、溫,無毒,歸肝、胃經,有祛風,化濕,止痛,止癢之功。該藥最早載于《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品。該藥多用于胃脘痛、腹痛腹瀉、痹癥、婦科疾病等病。徐長卿無論內服或是外用,臨證配伍有關藥物,療效更佳。
胃脘痛:《中國藥植志》載徐長卿治胃氣痛。徐長卿性味辛溫,善祛風散寒止痛,如《太平圣惠方》以此藥配伍安息香,治療惡瘡心痛、悶絕欲死者。常配伍劉寄奴、腫節風,三藥并用,祛風、散瘀、止痛,尤其適用于胃鏡下胃黏膜局部炎癥較重(充血、水腫、糜爛)的胃脘痛患者。
腹痛腹瀉:《中國藥植志》謂此藥:“治一切痧癥和肚痛……食積,霍亂。”《嶺南采藥錄》稱其治小兒腹脹。民間驗方有用其水煎服,可治痢疾、腸炎。國醫大師朱良春喜用徐長卿配伍烏梅治療水土不服的腹痛、泄瀉。常以此藥治療伴有腹瀉癥狀的下腹痛患者。
痹癥:痹癥因風、寒、濕三氣雜至而為病,不論寒熱,均以宣痹止痛為大法。臨床常與片姜黃為伍,意在行氣活血、宣痹止痛,根據患者寒熱的性質不同,或祛風散寒,或清熱除痹,或補腎蠲痹。
婦科疾病:徐長卿入肝經,能行氣化瘀止痛,《貴陽民間草藥》以徐長卿、月季花、川芎泡酒內服,可治經期腹痛。也用于婦科疾病中的寒凝血瘀及慢性盆腔炎等疾病。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徐長卿及其煎劑因含有乙酰膽堿、氯化鋇、丹皮酚等成分,均具有止痛和解痙的作用,這也證實了徐長卿止痛效果的藥理機制。
病案舉例:周某某,男,44歲,江蘇儀征人。訴胃脘疼痛,噯腐吞酸,惡心欲吐,納差,已20余日,舌紅苔薄,脈細。電子胃鏡顯示:糜爛性胃炎。診為膽胃不和證,予以疏肝理氣止痛,擬方:柴胡10克,延胡索10克,吳茱萸3克,黃連5克,徐長卿10克,劉寄奴10克,腫節風10克,瓦楞子30克(先煎),大貝母10克,生雞內金10克,蘇梗10克,茯苓15克,刺猬皮10克,甘草5克。
患者7日后復診,諸癥均明顯好轉,為鞏固療效,上方稍做調整,繼服7劑,胃痛皆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