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大家都知道艾灸有不錯的保健養生的作用,那么艾灸的具體功效作用有哪些呢?艾灸什么時候做比較好呢?以下搜藥網小編一一為你解答吧
1.溫經散寒
艾灸起到溫經通痹的作用。通過熱灸對經絡穴位的溫熱性刺激,可溫經散寒,加強機體氣血運行,達到臨床治療目的。灸法可用于血寒運行不暢,留滯凝澀引起的痹證、腹瀉等疾病,效果甚為顯著。
2.調和陰陽
人體陰陽的平衡是疾病發生和發展的根本。運用艾灸療法的補瀉作用,達到調和陰陽之功效。
3.保健身體、預防疾病
保健身體,預防疾病也是艾灸的重要作用之一,因為平時人們經常做艾灸,可以加強人體內白細胞的吞噬能力,可以預防細胞突變,因突變也能加快免疫細胞再生,而且能提高人類身體各器官的功能,從而也就減少了一些常見疾病的發生,它對維持人體健康有很大的好處。
4.通經活絡
經絡是氣血運行的通道,如果經絡不通,人體就會出現多種疾病,而艾灸則能溫熱肌膚,打通經絡,能減少人體因經絡不通引發疾病,同時也能緩解人類的血滯和經痹。
5.改善便秘
艾灸能夠增加腸胃的蠕動功能,能有效改善便秘,排除腸道內的濁氣,有的人做艾灸時,肚子咕咕響就是艾灸促進腸胃蠕動的表現,做完艾灸要大量喝水,有利經絡排毒及腸道排便。
中醫專家指出,最適合進行中醫艾灸療法的季節就是夏季。因此夏天穿衣少,即便不去醫院,自己在家艾灸也非常方便,不像冬天在家脫了衣服施灸容易受驚。而且天氣熱,人體對溫度就比較敏感,不容易燙傷。最重要的是夏天施灸符合中醫“冬病夏治”的理論。
中醫認為,陽虛、氣虛人群更適合進行針灸療法。生病的人大多屬于陽虛體質。艾葉是溫性的,屬于純陽之物。艾灸能夠溫通經絡,祛除寒濕,補益人體陽氣。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陽氣最重的時候,兩者陽熱合在一起,溫補的作用更強。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陽氣最盛的時候艾灸,補益的效果能夠達到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