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根又名苦椿菜,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或中麻黃的干燥根和根莖,有固表止汗的功效,能有效的治療許多疾病。但為了更好的便于服用,有益于我們身體健康,故我們需通過中藥炮制方法將其加工。那么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麻黃根的炮制方法與作用。
一、麻黃根的炮制方法
1.麻黃根: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殘莖,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
2.蜜麻黃根:先將蜜放鍋內,用文火熔化,加入凈麻黃根片拌炒,炒至蜜被吸透呈黃棕色,取出,放涼后不粘手。麻黃根片每100kg,用煉蜜15kg。
二、麻黃根的飲片性狀
1.麻黃根:為類圓形厚片,表面黃白色,纖維性,有菊花心。周邊紅棕色或灰棕色,有縱紋及支根痕,質堅硬,無臭,味微苦。
2.蜜麻黃根:表面呈黃棕色,微顯光澤,有焦香氣,味略甜。
三、麻黃根的炮制作用
麻黃根味甘、微苦澀,平。歸肺經。具有止汗功能。本品多生用,除去雜質及殘莖,可使藥物純凈,切制可以增大藥物表面積,利于成分的煎出,便于調劑制劑。用于自汗、盜汗。如治虛勞盜汗不止的麻黃根湯(《圣濟總錄》);產后虛汗不止的麻黃根散(《太平圣惠方》);治盜汗的麻黃散(《醫心方》)。
四、麻黃根的臨床應用
1.治諸虛不足,及新病暴虛,津液不固,體常自汗,夜臥即甚,久而不止,羸瘠枯瘦,心松驚惕,短氣煩倦:黃蔑(去苗、土)。麻黃根(洗)、牡蠣(米泔浸,刷去土,火燒通赤)各一兩。上三味,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小麥百余粒,同煎至八分,去滓熱服,日二服,不拘時候。(《局方》牡蠣散)
2.治虛汗無度:麻黃根、黃芪等分。為末,飛面糊,作丸梧子大。每用浮麥湯下百丸,以上為度。(《談野翁試驗方》)
3.治產后虛汗不止:(1)當歸一兩(銼,微炒),麻黃恨二兩,黃芪一兩(銼)。上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圣惠方》麻黃恨散);(2)牡蝸粉三分,麻黃根二兩。搗細羅力散,用撲身上(《圣惠方》麻黃根散)
4.治腎勞熱,陰囊生瘡:麻黃根、石硫黃各三兩,米粉五合。上三味治下篩,安絮如常用粉法搭瘡上,粉濕,更搭之。(《千金方》麻黃根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