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藥用植物,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生用消癤腫作用,獸醫用以治鎖喉癀。
黃芩: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溫熱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熱咳嗽、肺炎、痢疾、咳血、胎動不安、高血壓、癰腫癤瘡等癥。
干姜: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用于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肢冷脈微,寒飲喘咳。
人參:人參的肉質根為著名強壯滋補藥,適用于調整血壓、恢復心臟功能、神經衰弱及身體虛弱等癥,也有祛痰、健胃、利尿、興奮等功效。
黃連: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其味入口極苦,有俗語云“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即道出了其中滋味。
【臨床運用】
1.本方是治療寒熱互結之痞證的代表方劑。凡臨床上出現以心下痞滿而不痛,或嘔吐下利、舌苔微黃而膩等為主要表現者,即可使用本方加減治療。
2.加減法:若痞滿甚者,去大棗,加枳實、生姜以理氣止嘔;濕濁甚者,加藿香、佩蘭;兼食滯者,加焦山楂、神曲消食導滯。
3.現代常用于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腸炎、早期肝硬化、口腔潰瘍等證屬寒熱錯雜、腸胃不和者。
【用藥禁忌】
本方主治虛實互見之證,若因氣滯或食積所致的心下痞滿,不宜使用。
半夏瀉心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傷寒論》,為和解劑。具有調和肝脾,寒熱平調,消痞散結之功效。主治寒熱錯雜之痞證。
【方劑方歌】
半夏瀉心黃連芩,干姜草棗人參行,辛開苦降消痞滿,治在調陽又和陰。
【方劑組成】
半夏(洗)12g,黃芩9g,干姜9g,人參9g,炙甘草9g,黃連3g,大棗 4枚。
【用法用量】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主治】
半夏瀉心湯具有寒熱平調,消痞散結的功效。主治寒熱錯雜之痞證。心下痞,但滿而不痛,或嘔吐,腸鳴下利,舌苔膩而微黃。
【方劑方解】
半夏瀉心湯中半夏散結消痞、降逆止嘔,故為君藥;干姜溫中散邪,黃芩、黃連苦寒,邪熱消痞,故為臣藥;
人參、大棗甘溫益氣,補脾氣,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
【配伍特點】
寒熱互用以和其陰陽,辛苦并進以調其升降,補瀉兼施以顧其虛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