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022年雨水節氣就快到了,很多朋友都想知道雨水應該如何養生,以下搜藥網小編來給大家講講2022年雨水養生的方法以及雨水養生應該注意什么吧
雨水節氣天氣變化不定,很容易引起人的情緒波動。中醫認為憂思傷脾,人過度憂慮,會影響脾胃功能。低落的情緒可使人的中樞神經受到抑制,而使交感神經興奮,導致各種消化液分泌減少,還可使消化系統肌肉活動失調,造成食欲降低、惡心、嘔吐等癥狀。因此,雨水節氣情志養生至關重要。應盡量調整心態, 做到心情恬淡、開朗豁達、與人為善,力爭及時從不良情緒中擺脫出來。
雨水空氣濕潤,天氣暖和而不燥熱,正是養生的好時節。雨水節氣較潮濕,應以祛濕養脾為主。飲食可按照「過日子」來指導日常飲食,調理脾胃外,起居上則重在清心寡欲,勞逸結合,不過度工作、娛樂,以養元氣。
雖然陽氣在不斷復蘇,可是往往因為化雪或者寒流的緣故,常有「倒春寒」出現。要注意保暖,預防受涼感冒。增加戶外運動,令氣血通暢。順生發之氣,養怡然之情。
雨水節氣可適當練導引功以鍛煉身體。具體做法是:每天晚上,盤坐,兩手相疊按右大腿上。上體向左轉,頸項向左扭轉牽引,略停數秒鐘,再以同樣動作轉向右,左右各做15次。
易患感冒:早春時節,乍暖還寒,晝夜溫差變化大,體弱的人就容易感冒。這時候人得多鍛煉,多到戶外走走,多曬太陽,邊走邊深呼吸。平素體弱易感冒者可吃些玉屏風散來預防(防風、黃芪、白術)。
易關節痛:雨水節氣,初雨將下,易患關節痛,尤其是肩關節、腰關節痛較多,要注意保暖。
易乏困:春天,氣溫較冬天升高,腠理疏松,腦血流量相對減少,所以常感疲勞乏困。此時,應多到戶外呼吸新鮮空氣。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時值每年公歷2月19日前后。此時溫度逐漸升高,雨量也逐漸增多。但此時仍會出現低溫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