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夏季到了,大家都知道夏季炎熱要多喝水補水,但是如何補水也是一個重要的養生課題,以下搜藥網小編給大家講解下夏季養生補水小妙招吧
夏天還需要多吃些利水的食物,如西瓜、冬瓜、百合、銀耳、蓮藕、蓮子等。如果把西瓜皮、銀耳、百合一起煮,適量加入藕粉,便是一劑補水良方。
原因:研究發現,蔬菜、水果的含水量一般超過70%,即便一天只吃500克果蔬,也能獲得300~400毫升水分。西瓜、冬瓜等果蔬有很好的潤燥、生津、補水之功效,不但能增加水的攝入,還有利于維生素的補充。此外,有些淡水魚如鯉魚、草魚、甲魚和瓜果一樣,含有利尿成分,能促進腎臟中尿液的形成,以幫助人體的水分平衡。
餐前一小時補水,這是被專家普遍認可的黃金時間。而在夏季,最好手邊常備一瓶水,隨時補水;晚間睡覺前和起夜時也應喝適量的水。
原因:由于水在胃內只停留2至3分鐘,便迅速進入小腸并被吸收進入血液。餐前一小時喝水,可以補充到全身組織細胞,供應體內對水的需要。尤其是早晨醒后喝上一兩杯水,除了補水,還有清腸、排毒的作用。在進餐過程中可以適量飲些西紅柿湯和綠豆湯等,既有利于消化液的分泌,促進食欲,又可以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以防中暑。但是在馬上吃飯或剛吃完飯就大量飲水,容易沖淡胃酸,不利于消化。
冷飲只能驟然降低體表或局部溫度,不能持久解熱、解渴。而適當地飲用熱茶,對消暑解渴、清熱涼身更為有利。
原因:飲熱茶后能擴張血管,促進汗腺分泌,排汗暢快,大量汗液通過皮膚表面的毛孔滲出體外而揮發,帶走大量體熱,能降低體表溫度達2℃~3℃。此外,茶葉中的茶堿有利尿的作用,排尿也能帶走一部分熱量。此外,茶水中還含有茶多酚、茶色素和氨基酸等,不但能刺激唾液分泌,而且能與唾液發生反應,滋潤口腔,產生清涼感覺。這都是冷飲所無法起到的作用。
水是構成人體的主要成分,各種液體占整個人體中的60%,所以正確地飲水,尤其是喝白開水對身體更適宜。
原因:專家發現,水經沸騰后自然冷卻至室溫,其中所含的氯減少了一半以上,所含的微量元素幾乎不變,各種理化性質都很接近人體細胞的生理鹽水。
所以,新鮮的涼開水是最便宜的好水。此外,在高溫天氣出汗后,如果飲用含有糖分的飲料,進入人體后還需要消耗體內水分幫助代謝,會產生“越喝越渴”的感覺。
如果運動時間不超過一小時,只要在運動前后補充一些水分即可;如果超過一小時的劇烈運動,就要講究補水方法,以免脫水。
原因:美國營養學會建議,在開始運動的前兩個小時喝兩杯水,之后在開始肌耐力運動前15到20分鐘再喝兩杯水;在運動當中每15到20分鐘需要補充一次水分。此時可以考慮用運動性飲料來維持體內電解質的平衡,或是喝一些淡咸味的蔬菜汁,或是加少量鹽分的豆湯,更能起到防暑補水的效果。
夏日補水并非多多益善。尤其是屬于水濕、痰濕體質的人和患有心臟病、腎臟和肝臟病變的人更不宜補水過多,不然反而影響健康。要善于自我判斷體內是否缺水,并根據氣溫條件合理補水。
原因:人體每天攝入的水量,包括食物中所含的水分和飲用的液體應該與排出的水量,包括出汗、從呼吸道呼出的水分以及隨大小便排出的水分基本相當,如果攝入水量過多,超出腎臟的排出能力,容易發生水中毒,出現水鹽代謝異常,如水腫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