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搜藥網!
核心提示:很多朋友都脾虛,那么滋陰健脾湯就是治療這個不錯的,所以很想知道陰健脾湯的組成成分有哪些中藥材,陰健脾湯的功效作用是什么?陰健脾湯主治真陰腎水不足,不能滋養營衛,漸至衰弱,或虛熱往來,自汗盜汗等疾病,以下搜藥網小編給大家詳細講解下陰健脾湯的功效作用吧,希望對大家學習中醫中藥有幫助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之功效。常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腸燥便秘。
白芍:具有養血調經,斂陰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陽之功效。常用于血虛萎黃,月經不調,自汗,盜汗,脅痛,腹痛,四肢攣痛,頭痛眩暈。
白術:白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
半夏: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的功效。用于濕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嘔吐反胃。
麥門冬:具有滋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之功效。常用于肺燥干咳,肺癰,陰虛勞嗽,津傷口渴,消渴,心煩失眠,咽喉疼痛,腸燥便秘,血熱吐衄
滋陰健脾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萬病回春》卷四。適用于氣血虛損,有痰作眩暈者。
【方劑組成】
當歸(酒洗)3克,川芎1.5克,白芍(酒炒)2.4克,生地黃(酒洗)2.4克,人參2.1克,白術4.5克,白茯苓(去皮),陳皮(鹽水洗,去白)各3克,半夏(姜制),白茯神(去皮,木),麥門冬(去心),遠志(去心)各2.1克,甘草(炙)2.1克。
【用法用量】
上銼一劑。加生姜、大棗,水煎,早、晚服。
【功效主治】
中醫認為滋陰健脾湯適用于氣血虛損,有痰作眩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