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很多朋友都想知道穿山甲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穿山甲在中醫學是如何用藥的,穿山甲主要用于血瘀經閉;癥瘕;風濕痹痛;乳汁不下等疾病,以下搜藥網小編給大家詳細講解穿山甲的功效作用吧,希望大家能學到點中藥跟中醫相關知識
藥名:穿山甲
功效分類:活血藥;通絡藥。
性味:味咸;性微寒。
歸經:肝經;胃經。
功效:活血散結;通經下乳;消癰潰堅。
主治:血瘀經閉;癥瘕;風濕痹痛;乳汁不下;癰腫;瘰疬。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入散劑。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敷。
1.《滇南本草》記載:穿山甲治疝氣膀胱疼痛:穿山甲(炒)三錢,茴香子二錢。為細末。每服二錢,滾水酒送下。
2.《姚僧坦集驗方》記載:穿山甲治瘰疬潰壞:鯪鯉甲二十一片。燒研敷之。
3.穿山甲用于血滯經閉,癥瘕結塊,風濕痹痛、筋脈拘攣等癥。穿山甲善于走竄,性專行散,能活血散瘀、通行經絡,故可用治上述諸種癥候。
4.《本草圖經》記載:穿山甲治吹奶痛不可忍:穿山甲(炙黃)、木通各一兩,自然銅半兩(生用)。三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溫酒調下,不計時候。
5.《日華子本草》記載:穿山甲治小兒驚邪,痔漏、惡瘡、疥癬。
6.《普濟方》記載:穿山甲治痢,里急后重:穿山甲、好蛤粉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一錢,好酒空心調服。
7.《本草衍義》記載:穿山甲治氣痔膿血:穿山甲一兩(燒存性),肉豆扣仁三個。同為末。米飲調二錢服。甚者加猬皮一兩,燒入。中病即巳,不必盡劑。
8.穿山甲用于癰腫初起或膿成不潰等癥。穿山甲有消腫排膿的功效,能使癰腫未成膿者消,已化膿者速潰,在臨床上常與皂角刺、乳香、沒藥、金銀花等同用;如癰疽已潰者忌用。
9.《綱目》記載:穿山甲,古方鮮用,近世風瘧瘡科通經下乳,用為要藥,蓋此物能竄經絡達于病所故也。諺曰:穿山甲、王不留,婦人食了乳長流,亦言其迅速也。李仲南言其性專行散,中病即止,不可過服。
10.《仁齋直指方》記載:穿山甲治痘瘡變黑:穿山甲,蛤粉炒。為末。每服五分,入麝香少許,溫酒服。 即發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