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大家都知道中藥配伍非常中藥,尤其對于一些學中醫的人來說掌握一些常見配伍知識是必不可少的,以下搜藥網小編給大家講解下常見中藥配伍有哪些吧
南方氣候濕熱,尤其是夏季,最易患上暑濕感冒,而最適合的祛濕清熱食療方就是百合薏米粥了。百合可退濕熱,還能潤肺止咳,而薏米則更為常用,其健脾滲濕、除痹止瀉功效顯著,從一首民謠中就可見一斑:“薏米勝過靈芝草,藥用營養價值高,常吃可以延年壽,返老還童立功勞。”
天麻粉治頭風痛、及降血壓、除痰,止痛、祛風濕,行氣活血等,三七粉具有止血、活血化瘀、消腫定痛、滋補強壯、抗疲勞、耐缺氧、抗衰老、降血脂、降血糖、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等作用。三七和三七花是治療三高的極品只是知道的人比較少,但用過的人都說好,效果比較明顯。
提示:用天麻粉早晚3克對治療中老年人失眠效果神奇。
肝臟是人體的造血和解毒器官,在五臟中的作用尤為重要,而中醫還有“五臟先補肝”的說法。敗醬草的主要作用是清熱解毒,可幫肝臟減輕負擔,而枸杞可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兩者搭配是一種廉價而有效的護肝藥物。
決明子在中醫眼科常用作明目。此外,決明子的降血壓、降血脂、利尿通便作用也是十分顯著,因此對于這些疾病常引起的頭暈、頭痛也有非常好的輔助治療效果。而菊花長于疏風明目,有很好的清熱消暑功效,適合在夏天使用。喬志強表示,兩者搭配對頭面部疾患、高血壓引起的眩暈均有顯著療效,搭配成茶飲,非常適合夏天中老年人日常調理飲用。
血瘀會引發多種疾病,可以試試三七和紅花。三七既可止血,又可活血,有“止血不留瘀”之說;而紅花也具有活血通經、散瘀止痛之功效,兩者合用,療效更為顯著。
早在2000多年前,桑葚已是中國皇帝御用的補品,中醫認為,桑葚有補肝益腎的功效,夏天飲用桑葚汁,不僅可補充體力,還可提高性生活質量。枸杞補腎生精的效果更為明顯,它甚至被稱為植物界的“偉哥”,兩者同食,可專門治療男性滑精、陰虛及中年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