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春天一到,夏季也就不遠了,2023年夏季養生的一些基本原則你知道嗎?夏季濕邪氣,以及暑熱上升,很多人都想把這些問題解決,以下搜藥網小編給大家講解下夏季養生的原則以及夏季掩飾要注意的問題吧
1、健脾除濕
濕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氣,夏季人們經常感覺胃口不好,容易腹瀉,出現舌苔白膩等癥狀,所以應常服健脾利濕之物。一般多選擇健脾芳香化濕及淡滲利濕之品,如藿香、蓮子、佩蘭等。
2、清熱消暑
夏日氣溫高,暑熱邪盛,人體心火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熱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藥物,如菊花、薄荷、金銀花、連翹、荷葉等來祛暑。
3、補養肺腎
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腎水虛衰,要注意補養肺腎之陰??蛇x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氣藥,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過,耗傷津氣。
4、冬病夏治
夏天人體和外界陽氣盛,用內服中藥配合針灸等外治方法來治療一些冬天好發的疾病。如用鮮芝麻花常搓易凍傷處,可預防冬季凍瘡;用藥膏貼在穴位上,可治療冬季哮喘和鼻炎。
1、熱傷風
熱傷風是夏季最常見的問題,在中醫看來是一種“暑濕感冒”,原因主要有,室內空調溫度開得太低,或者是扇一夜的風扇導致。
2、中暑
中暑也是夏季常見的疾病,中暑的表現為口渴、食欲不振、頭痛、頭昏、多汗、疲乏、虛弱,惡心及嘔吐,心悸、臉色干紅或蒼白,注意力渙散、動作不協調,體溫正?;蛏叩?。
3、關節炎
關節炎高發的季節,并不是寒冷的冬季,而是在夏季,這是因為在夏季,人們會出現過度貪涼的問題,這樣會導致寒氣入侵,出現風濕性關節炎。
4、濕氣入侵
夏季,很多人都會貪涼吃一些涼飲,這樣的飲食習慣,會導致濕氣積累在體內。再加上,很多人夏季喜歡呆在空調房間不出門,身體不出汗,不排濕,這樣會更加加重體內濕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