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瑞雪兆豐年。殊不知,雪亦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雪,洗也,洗除癉癘蟲蝗也。”這是說雪有殺蟲滅菌、預防疾病的作用。祖國醫學認為,臘雪甘冷無毒,可用解毒,治天行時氣瘟疫,小兒熱痛狂啼,還可治酒后暴熱。我國民間常在冬季把雪儲存起來,等到暑天擦痱子用。如用干凈的雪水沏茶、煮粥,有解熱止渴之效;如果心火上炎、眼紅目赤,用純凈的雪水清洗眼部,可有一定療效。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雪水所含的重水比普通水少,而含酶和氨的化合物的量都比普通水多,對人體的生長發育有促進作用。若每天飲一兩杯潔凈的雪水,可使血中膽固醇含量降低,防止動脈硬化。如果將雪水溫后服用,可治黃疸。科學實驗表明,雪是天然的水冰晶,它有修復肌體損傷的作用,所以常飲雪水可葆青春、抗衰老。
平常人眼中的普通雪花,究竟有何藥用價值?
民間流傳臘雪可護菜麥,殺蟲蝗,如果用來浸五谷,則耐旱不長蟲,還可封壇腌菜。根據《本草綱目》,臘雪的確可清熱解毒,涂揉于患處舒筋活血,可治燙傷、防凍瘡,名人雅士雪水煮茶也未為不可。
由于現代社會工業污染嚴重,尤其初雪附著的大氣污染物較多,不宜食用,通常不入藥。此后連續下的雪應相對潔凈,微生物與細菌“休眠”,所含氮化物比普通水更高,易吸收,有助新陳代謝,其性味甘涼,封存后夏天防暑祛痱也有一定功效。
臘雪水可以用來治療急性傳染病。”有醫書上記載,咸豐時期,一戶姓王的人家,男子突發高燒,身體腫脹,嘔吐吃不下飯,心中覺得如火在燒,發病十日后人奄奄一息,他的妻子向名中醫求藥,醫士分析病因后,讓男子服了臘月的雪水,很快的病就痊愈了。所以,以前在民間,臘月雪水被百姓稱之為“廉價藥”,應用很廣。
夏季氣候炎熱,暑濕侵襲,暑濕交阻,熏蒸肌膚,閉阻毛竅,容易形成小兒暑痱。《本草綱目》言,“臘雪水,甘,冷,無毒,解一切毒……抹痱尤良”,故外用治療小兒暑痱療效甚佳。除此之外,如果用雪水泡澡,不僅可以增強皮膚的抵抗力,還能促進血液循環,降低疾病的發生。
此外,雪水還能解酒熱。喜歡喝酒或過年了,喝酒過量而感到頭暈目眩的人,酒醉時若能喝兩杯溫熱了的臘月雪水,便可清醒神志,達到醒酒的目的,綠色健康,對身體無任何敝處。
我們的祖先對雪的運用有相當長的歷史。據考證,我國古代對冰雪的運用,最遲可上溯至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8世紀間的西周時期,那時已有專門采集冰雪的記載。
到了初唐,我國有了正式運用冰雪治病的記錄,《千金方》上用冰雪“滅瘢痕”的方法成為史載最早的冷凍療法。陳藏器則明確指出:雪“甘冷無毒,解一切毒,治天時氣溫疫”。又說:“春雪有蟲,水亦易敗,所以不收。”很清楚地指出收貯的雪應是冬天的臘雪。金元醫家張從正,以雪“洗目,退翳”,用于眼部疾患的治療。明代醫家李時珍在他的《本草綱目》中進一步總結出:“臘雪治天行時氣溫疫,小兒熱癇狂啼,大人丹石發動,酒后暴熱、黃疸則小溫服之,煎茶煮粥,解熱止渴”。
根據幾千年來民間積累的經驗和醫家們的總結,人們把雪廣泛運用于對一些疾病的防治。《紅樓夢》第4l回中有這樣的情節:寶玉、黛玉、寶釵到櫳翠庵作客,喝著妙玉泡的茶清醇無比,原來那茶是陳年雪水所泡。可見,用雪水泡出好茶的事,不是妄說,起碼曹雪芹是有過實踐的。
在四季的懷抱中,
冬天和雪,
相見恨晚,
就在蕭殺的漫道上,
纏綿。
從此,
雪成了冬天一世的情人。(山東省淄博市中醫院主任醫師 教授 曹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