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過后,廣東的天氣乍寒乍暖,晝夜溫差更大,大部分風濕病友平素怕冷,到了這個時節雙足也開始冰涼。“百病從寒起,寒從足下生”,此時泡腳,再適合不過。那么,下面就為大家帶來了立冬過后泡腳的最全攻略。
一、該用什么泡?
一般情況下,溫水泡腳就能起到很好的溫通作用,若辨證加入藥材浸泡,還能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藥材的選擇,以具有溫熱性者為主,可根據體質和具體情況,選擇溫通、活血、祛風、通絡等藥物。一般水煎服的藥方翻煎后也可用來泡腳。
二、該選擇什么容器?多少水量?
泡腳最好用木盆,水量要高于腳踝。用浴巾覆蓋木桶,能達到保持水溫的目的,建議備一個熱水瓶,泡腳水溫下降時,適當補充些熱水,保持溫度。
三、水溫該怎么選擇?
可根據年齡、性別、對溫度的耐受性和皮膚的粗細程度選擇水溫,一般在40~45℃為好,少數可達46~48℃,過熱則損傷皮膚的保護層,過涼則起不到溫通血脈的效果。也可以開始時水溫相對偏低一些,慢慢適應后再逐漸升溫,至耐受為止。
四、要泡多久?
泡腳的時間并非越長越好,需要根據體質、藥材、年齡來選擇,應以腳背泛紅、身體微微汗出為宜。一般比較安全的時間范圍是:
五、泡腳有哪些注意事項?
1、熱證患友不適宜泡腳,比如高熱、經常口干燥熱的患友,因為這類患友陽氣比較旺盛,因此一定要注意。
2、空腹、飯后半小時內,或腳部有傷口破裂等,不建議泡腳。
3、合并糖尿病的患友因為末梢神經對外界的溫度較為遲鈍,建議在泡腳之前一定要試好水溫,以免燙傷。
4、合并靜脈曲張、血栓或足癬等患者來說,泡腳時間不宜過長、溫度不能過高,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5、合并嚴重腎衰竭、心力衰竭,肝壞死等危重病人不宜泡腳。急性心肌梗死或嚴重的心臟病患者不宜泡腳,因為做泡腳會加快血液循環,也會加快心臟的活動頻率,所以不建議泡腳。
6、處于妊娠、月經期女性(月經稀少除外)、哺乳期患友一般不建議泡腳,如果泡腳需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7、老年人體質比較差,如果長時間泡腳的話很容易出現出汗、心慌的癥狀,因此老年人泡腳只要做到蜻蜓點水即可,微微洗洗就好。
六、下面推薦幾味常見的泡腳藥材:
1.生姜
生姜味辛,性溫,可祛風驅寒,有助于祛除體內濕氣,改善雙足冰冷等癥狀。
方法:在水中加入幾片生姜一起煮沸或泡腳時加入幾塊切好的姜片即可。
2.艾葉
艾葉味苦,性微溫,具有燥濕除寒、溫經止血的功效。對于長期呆在空調房內工作的患友,使用艾葉泡腳可以散寒祛濕,改善容易疲勞、怕冷等癥狀。
方法:取一把艾葉加水燒開,加入溫水調至合適溫度,可同時加入生姜增強祛濕作用。
3.花椒
花椒味辛,性溫,可祛寒濕、止痹痛。
方法:拿三個手指頭捏一些花椒,放到鍋里稍微煮一下,兌到洗腳水里即可。
最后,提醒大家,泡腳時若能搓揉足部一些穴位,如涌泉穴(位于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太溪穴(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等,可增強保健治病效果。如果想改善睡眠,晚上泡腳后最好半小時內上床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