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很多朋友都想知道石韋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石韋在中醫學是如何用藥的,石韋主要用于淋病、水腫、小便不利、痰熱咳喘、咯血等疾病,以下搜藥網小編給大家詳細講解石韋的功效作用吧,希望大家能學到點中藥跟中醫相關知識
藥名:石韋
功效分類:祛濕藥、利尿通淋藥
性味:味苦、甘、性寒
歸經:肺經、腎經、膀胱經
功效:利水通淋、清肺化痰、涼血止血
主治:淋病、水腫、小便不利、痰熱咳喘、咯血、吐血、衄血、崩漏、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研末涂敷。內服:煎湯,9--15g;或研末。
藥材基源:石韋為水龍骨科植物石韋、廬山石韋、西南石韋、華北石韋和有柄韋等的全草。
1.石韋通關節,去滯熱,傷寒用之。《本草拾遺》
2.石韋治病人身如金色,不多語言,四肢無力,好眠臥,口吐粘液:石韋、白蘚皮各一兩。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日三。( 《圣濟總錄》茵陳湯)
3.石韋用此者用其利濕逐熱,故能通關節,解熱滯,療天行時疾,熱狂頭痛,利小水。專治黃疸,宜佐梔子。黃而濕者多腫,再加滲利,黃而燥者干澀,再加涼潤,只有陰黃一證,因以中寒不運,此非所宜。又解傷寒、瘴瘧火熱,散熱痰、風熱疼痛,濕熱為痢;尤其所宜。《本草正》
4.石韋堅腎,燥脾濕,去郁,解熱。《醫林纂要》
5.石韋瀉火,平肝,化痰,止咳發汗,利濕,消腫,療瘡火諸毒。《神農本草經》
6.石韋治天行時疾,熱狂,頭痛頭旋,風眼痛,瘴瘧,女人癥瘕,并內損乏絕。《日華子本草》
7.石韋其主風濕寒熱,邪氣熱結,黃疸,通身發黃,小便不利及頭熱,皆濕熱在陽明、太陰所生病也。苦寒能燥濕除熱,濕熱去,則諸證自退矣。除濕散熱結之要藥也。《本草經疏》
8.石韋治風疾攣急(按:指手足不能自由伸縮):用石韋一斤、秫米一石、面三斤,和勻照常法釀酒,每日飲服。
9.石韋治遍身典疸:用石韋一把,同生姜一塊搗爛,每日擦胸前和四肢。
10.石韋味淡利水,乃治脾、胃二家濕熱之專藥。濕疸、酒疸,身黃溲赤如醬,皆胃土蘊濕積熱之證,古今皆以此物為主,其效甚速。 蕩滌腸胃,外達皮毛,非此不可。蓋行水最捷,故凡下焦濕熱瘙癢,及足脛跗腫,濕瘡流水,并皆治之。其陰黃一證,雖曰虛寒,然亦內有蘊熱,故能發見黃色,則以入于溫經隊中而掃蕩之,即仲景茵陳附子之法。惟女勞疸一癥,則瘀滯痹著,非僅通利所可奏功,故必以硝石、礬石之峻利者,為刮垢磨光之治,而無取于茵陳也。《本草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