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屎藤是較常見的中草藥,為雙子葉植物藥茜草科植物雞屎藤的全草及根,有祛風除濕;消食化積;解毒消腫;活血止痛的功效與作用,可以有效的治療許多疾病。為了能讓雞屎藤發揮更大的臨床作用,便于服用,有益于我們的身體健康。因此,我們需通過中藥炮制方法將其加工。那么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雞屎藤的炮制方法與作用。
一、雞屎藤的炮制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搶水洗凈,稍潤,切段,干燥,過篩。
二、雞屎藤的飲片性狀
莖呈扁圓柱形,稍扭曲,無毛或近無毛,老黃牛莖灰棕色,直徑3-12mm,栓皮常脫落,有縱皺紋及葉柄斷痕,易折斷,斷面平坦,灰黃色;嫩莖黑褐色,直徑1-3mm,質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灰白色或淺綠色。葉對生,多皺縮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寬卵形或披針形,長5-15cm,寬2-6cm,先端尖,基部楔形,圓形或淺心形,全緣,綠褐色,兩面無柔毛或近無毛;葉柄長1.5-7cm,無毛或有毛。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前者多帶葉,后者疏散少花,花序軸及花均被疏柔毛,花淡紫色。氣特異,味微苦、澀。以條勻、葉多、氣濃者為佳。
三、雞屎藤的炮制作用
中醫認為雞屎藤性味酸、甘,平,具有祛風除濕;消食化積;解毒消腫;活血止痛之功效。雞屎藤臨床多生用,主要用于治療風濕痹痛;食積腹脹;小兒疳積;腹瀉;痢疾;中暑;黃疸;肝炎;肝脾腫大;咳嗽;瘰疬;腸癰;無名腫毒;腳濕腫爛;燙火傷;濕疹;皮炎;跌打損傷;蛇蛟蝎螫等疾病。藥材經炮制后可使藥物潔凈,利于藥效成分溶出,便于調劑與制劑。
四、雞屎藤的臨床藥方
1.治氣郁胸悶,胃痛:雞屎藤根一至二兩。水煎服。
2.治食積腹瀉:雞屎藤一兩。水煎服。
3.治小兒疳積:雞屎藤干根五錢,豬小肚一個。水燉服。(1-3方出自《福建中草藥》)
4.治婦女虛弱咳嗽,白帶腹脹:雞屎藤根四兩,紅小芭煎頭四兩。燉雞服。(《重慶草藥》)
5.治紅?。弘u屎藤根四兩,路邊姜二兩。燉肉服。(《重慶草藥》)
6.治小兒脫肛:皆治藤近根之頭,老者,酒蒸曬十次,和羊腸煮食之。(《嶺南采藥錄》)
7.治關節風濕痛:雞屎藤根或藤一至二兩。酒水煎服。
8.治闌尾炎:鮮雞屎藤根或莖葉一至二兩。水煎服。
9.治背疽:鮮雞屎藤二兩,酒水煎服;渣或另用鮮葉搗爛敷患處。
10.治跌打損傷:雞屎藤根、藤一兩。酒水煎服。(8-10方出自《福建中草藥》)
11.治有機磷農藥中毒:雞屎藤三兩,綠豆一兩。水煎成三大杯,先服一大杯,二至三小時服一次。藥后有嘔吐腹瀉反應。(《單方驗方調查資料選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