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九月丁香_国产免费一级精品视频_久久综合免费_色屁屁www影院入口免费观看

歡迎您來到搜藥網
找藥材
找藥材
中成藥
找資訊
找醫院
當前位置:首頁 > 中藥資訊 > 中藥泡制
中藥禁忌 中藥養生 藥理分析 中藥種植 中藥偏方 中藥泡酒 中藥泡制 行業新聞 中藥鑒定 藥膳食療

桔梗炮制方法與標準

時間:2021-09-17 16:22:46 作者:
【藥材來源】桔梗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 florum (Jacq.)A.DC.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洗凈,除去須根,趁鮮剝去外皮或不去外皮,干燥。【古代炮制方法】南朝宋有百合水浸制(《雷公》)。唐代有去蘆、去苗(《理傷》)。宋代有炒令紫黑(《朱氏》)、姜汁浸制

藥材來源】桔梗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 florum (Jacq.)A.DC.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洗凈,除去須根,趁鮮剝去外皮或不去外皮,干燥。

古代炮制方法】南朝宋有百合水浸制(《雷公》)。唐代有去蘆、去苗(《理傷》)。宋代有炒令紫黑(《朱氏》)、姜汁浸制(《普本》)、蜜蒸(《總錄》)。元代有炒黃(《丹溪》)、蜜炙(《活幼》)、米泔水浸制(《湯液》)。明代有炒至微焦、酒炙(《普濟方》),米泔蒸制(《醒齋》),麩炒、酷炙(《奇效》)。此時,其炮制方法已達十余種。

現代炮制方法

1、桔梗: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

2、蜜桔梗:取煉蜜用適量開水稀釋,加入桔梗片內拌勻,悶潤,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桔梗每100千克用煉蜜20千克。

飲片性狀】桔梗為不規則圓形厚片,表面白色或淡黃白色,有二淺棕色環,周邊呈淡黃白色,有皺紋。無臭,味微甜后苦。蜜桔梗,形如桔梗生片,表面淡黃色至淡棕黃色,滋潤,微具蜜糖香氣。味甜而后苦。

質量標準】桔梗水分不得過15.0%,總灰分不得過6.0%,醇浸出物不得少于17.0%,含桔梗皂苷D不得少于0.10%。桔梗飲片水分不得過12.0%,總灰分不得過5.0%。

炮制目的】桔梗味苦、辛,性平。歸肺經。多以生用,具宣肺利咽,祛痰排膿作用,常用于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痛,音啞,肺癰吐血,瘡瘍膿成不潰。蜜桔梗可增強潤肺止咳作用,多用于肺陰不足的咳嗽。

應用選擇

1、生用

(1)風寒咳嗽:常與杏仁、蘇葉、陳皮等同用,具疏風散寒,宣肺祛痰作用,可用于風寒客肺,咳嗽稀痰,頭痛鼻塞者。

(2)風熱咳嗽:常與薄荷、荊芥、連翹、金銀花、甘草等同用,具辛涼透表,清熱解毒利咽作用,用于風熱客肺,咳嗽痰黃,咽喉癢痛,發熱微惡風寒者。

(3)肺癰:常與甘草同用,即桔梗湯(《傷寒論》),可用于肺癰咳而胸滿,痰唾腥臭或吐膿者。

2、制用

(1)陰虛咳嗽:蜜桔梗常與熟地、生地、麥冬、百合、貝母、當歸等同用,具養陰潤肺、化痰止咳作用,可用于陰虛火旺,咽燥口干,咳嗽痰中帶血,午后潮熱者。

(2)痰飲咳嗽:蜜桔梗常與杏仁、麻黃、荊芥等同用,可治感受風濕,及形寒飲冷,痰飲咳逆連聲者,如五拗湯(《準繩》)。

現代研究】桔梗中主含桔梗皂苷,麻醉犬灌服桔梗煎劑1克/千克,能顯著增加呼吸道黏液分泌量,其強度可與氯化銨相比,顯示其祛痰作用。桔梗的根、根皮、須根、莖、葉、花、果均有非常顯著的祛痰作用。

桔梗在加工炮制時多須除去外皮。現代研究表明,桔梗皮中就含有約1.2%的桔梗皂苷。有人以桔梗粗皂苷為指標比較了去皮桔梗和帶皮桔梗中的含量,結果去皮桔梗中粗皂苷的含量為9.7%.而帶皮桔梗中的含量為10.14%,略有增加。祛痰試驗報告,去皮桔梗的酚紅含量均數為2.93±1.15,帶皮桔梗則為3.20±1.42,與對照組相比,P值<0.01,呈非常顯著性差異;但二者相互比較,P值>0.05,無顯著性差異。毒性試驗結果,小鼠灌服桔梗煎劑的LD50,其去皮桔梗為24.0克/千克,帶皮桔梗為27.4克/千克;家兔灌服其煎劑40克/千克。去皮桔梗和帶皮桔梗的各5只,于24小時內全部死亡,當劑量改為20克/千克時,上述兩飲片組動物各5只全部存活。溶血實驗結果,去皮桔梗和帶皮桔梗的溶血最低濃度均為1:500。由此看來,桔梗在加工炮制時似乎可以不必除去外皮。

桔梗的傳統炮制方法多去其蘆頭。現代研究表明,桔梗的蘆頭和根中的成分基本一致,而皂苷的含量是蘆頭比根多約20%~30%。蘆頭在桔梗生藥中約占16%~17%的比例,按此折算,45千克帶蘆頭的桔梗相當于50千克桔梗根所含之皂苷量。因此,從桔梗皂苷這一化學成分的角度來看,桔梗可不去蘆頭。

采用RP-HPLC法,比較桔梗不同炮制品中桔梗皂苷D的含量,結果表明,桔梗不同炮制品皂苷D含量高低為:原藥材>蜜炙品>炒黃品>生品。桔梗經蜜制后,蜜制品的總皂苷含量均高于生品,證明桔梗蜜制方法的可行性。采用正交試驗法,以桔梗中總皂苷含量為指標,優選烘法蜜制桔梗的最佳炮制工藝為:每100kg桔梗加蜜量為25千克,80℃烘制1.5小時。此炮制品中總皂苷含量明顯高于傳統蜜炙法。

1、近代炮制方法還有清炒、酒洗、酒炙等。

2、文獻摘錄桔梗“凡使,去頭上尖硬二三分已來,并兩畔附枝子,于槐砧上細剉,用百合水浸一伏時,漉出,緩火熬令干用。每修事四兩,用生百合五分,搗作膏,投于水中浸。”(《雷公》)“今但刮去浮皮,米泔水浸一夜,切片微炒用。”(《綱目》)

總結】桔梗“去蘆”,始于唐代。現代研究證明桔梗蘆頭中也含有一定量的桔梗皂苷,據此,有人建議桔梗連蘆頭作藥用。李時珍講桔梗的蘆頭可“吐上膈風熱痰實”,用法為“生研末,白湯調服一二錢,探吐”。《中藥大辭典》將“桔梗蘆頭”列為第3644味中藥。何況桔梗的藥效成分不僅僅是其皂苷一種,還是將去下的蘆頭收留起來,作另一味中藥應用為妥。

桔梗“去皮”,《本草綱目》有載,我國藥典也作了如是規定。但現代研究結果,帶皮桔梗和去皮桔梗,無論是化學成分,祛痰藥效,還是毒性試驗,都較一致;臨床上農村醫生也常應用帶皮桔梗,未出現異樣反應。桔梗在加工炮制過程中,其“去皮”工序似乎可以省去。對此,有待進一步研究。

痢疾腹痛,桔梗可用。若用之治腸紅久痢大腸氣郁之疾,須炒黃色。


相關文章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