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搜藥網!
【養生保健作用】
西洋參性涼,味甘微苦,歸心經、脾經、腎三經,補氣益陰,清熱生津,用于治療氣虛、陰虧、內熱、虛熱煩倦、咳喘、痰血、口燥咽干、消渴等癥。人參、西洋參外形之比較
西洋參 | 人參 |
1.莖高30厘米 | 莖高60厘米 |
2.總花梗與葉柄近等長或稍長 | 總花梗長于葉柄 |
3.葉片倒卵形,邊鋸齒粗大,不規則 | 葉片橢圓、長橢圓,鋸齒小 |
4.種子較大,千粒重32~35克 | 種子較小,千粒重23~25克 |
5.主根較短,支根少,橫向環。表面有紋及細密縱皺紋,主根下部支根呈叉狀分枝,叉角度大,質堅實,難折斷,斷面平坦 | 主根較長,支根多,分叉。角度小,環紋不明顯,表面有不規則的大縱紋,質輕易折斷,面粉性強 |
西洋參和人參一樣屬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所含皂苷類活性成分與人參近似。西洋參有明顯的中樞神經抑制作用,抗缺氧,抗疲勞,抗應急,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增加心肌血流量,降低灌脈阻力。還可止血,降血脂,抗失血性休克,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所以,在養生保健中用來益肺陰,清虛火,生津止渴。由于性涼而補,故凡欲用人參而不受人參之溫補者,皆可以此代之。
【養生方法推薦】
(1)西洋參為細末,裝入膠囊,每粒0.5克。每日服2~3次。用于治療年老體弱,少氣乏力。
(2)西洋參切薄片,每次2克,開水泡頻頻飲,用于治療口渴咽于。
(3)西洋參10克,黃芪30克。煎汁去渣,大米50克煮粥,調白糖。用于治療勞倦、五臟虛衰、心慌氣短等。
【保健注意】
(1)常用量3~6克,不宜與藜蘆同用。煎時文火。
(2)忌鐵器火炒。
(3)胃有寒濕、中陽衰微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