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很多朋友都想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疾病?”吃什么中藥比較不好,因為中藥副作用少,以下搜藥網啊小編給大家講解下小茴香能治療什么疾病?小茴香的功效左右是什么
溫腎散寒,和胃理氣。治寒疝,少腹冷痛,腎虛腰痛,胃痛,嘔吐,干、濕腳氣。
《本草求真》:"肝經虛火從左上沖頭面者用之。"
《隨息居飲食譜》:"殺蟲辟穢,制魚肉腥臊冷滯諸毒。"
《中藥形性經驗鑒別法》:"治慢性氣管炎。"
《吉林中草藥》:"散寒止痛。治疝氣,腎寒小腹痛,胃痛,腰痛,遺尿。"
茴香藥用
《千金·食治》:"主蛇咬瘡久不瘥,搗敷之。又治九種瘺。"
《唐本草》:"主諸瘺、霍亂及蛇傷。"
《開寶本草》:"主膀胱、腎間冷氣及盲腸氣,調中止痛,嘔吐。"
《日華子本草》:"治干、濕腳氣并腎勞頹疝氣,開胃下食(’食’一作’氣’),治膀胱痛,陰疼。"
李杲:"補命門不足。"
《傷寒蘊要》:"暖丹田。"
《玉揪藥解》:"治水土濕寒,腰痛腳氣,固瘕寒疝。"
用于疝氣,小腹冷痛、脹滿:
小茴香16克,胡椒10克。研末,酒糊為丸,每次服3——6克,溫酒送下。源于
《三因方》本方散寒理氣、止痛作用較強。
用于肝胃氣滯,脘腹脅下脹痛:
小茴香30克,枳殼15克。微炒研末,每次服6克,溫開水送下。源于《袖珍方》。小茴香配伍理氣行滯的枳殼,共奏理氣止痛之效。
治痛經:
取小茴香10克,加生姜3片,水煎后分2次服,在月經來潮前的3——5日開始服用,每日1劑,連服3——5劑。可連用3——5個月經周期。
治小腸氣痛不可忍者:
杏仁一兩,蔥白(和根搗,焙干)半兩,舶上茴香一兩。上為末。每服三大錢,空心溫胡桃酒調下。(《續本事方》)或用大茴香、荔枝核(炒黑)各等分。研末。每服一錢,溫酒調下。(《孫天仁集效方》)
治小腸氣腹痛:
茴香、胡椒等分。上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下。(《三因方》小茴香丸)
治寒疝疼痛:
川楝子四錢,木香三錢,茴香二錢,吳茱萸一錢(湯泡),長流水煎。(《醫方集解》導氣湯)
治疝氣入腎:
茴香炒作二包,更換熨之。(《簡便單方》)
治腎虛腰痛,轉側不能,嗜臥疲弱者:
茴香(炒)研末。破開豬腰子,作薄片,不令斷,層層摻藥末,水紙裹,煨熟,細嚼,酒咽。(《證治要訣》)
治脅下疼痛:
小茴香一兩(炒),枳殼五錢(麩炒)。上為末。每服二錢,鹽湯調下。(《袖珍方》)
治胃痛,腹痛:
小茴香子、良姜、烏藥根各二錢,炒香附三錢。水煎服。(《江西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