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很多朋友都想知道葫蘆茶能治療什么疾病?葫蘆茶的功效作用是什么? 山茶花的藥用價值,始見于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清乾隆名醫吳儀洛的《本草從新》中已有詳述:山茶花微辛、甘寒、涼血。治吐衄 腸風下血,湯、火傷灼(麻油調涂)用紅者。子、婦人發直,研末摻之。等功效作用。以下搜藥網小編給大家講解下葫蘆茶的功效作用和葫蘆茶的功效作用是什么吧?希望對大家健康有幫助
山茶花的藥用價值,始見于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清乾隆名醫吳儀洛的《本草從新》中已有詳述:"山茶花微辛、甘寒、涼血。治吐衄 腸風下血,湯、火傷灼(麻油調涂)用紅者。子、婦人發直,研末摻之。"
1.治吐血咳嗽:㈠寶珠山茶,瓦上焙黑色,調紅砂糖,日服不拘多少。㈡寶珠山茶十朵,紅花五錢,白芨一兩,紅棗四兩。水煎一碗服之,渣再服,紅棗不拘時亦取食之。(王玷桂《不藥良方》)
2.治赤痢:大紅寶珠山茶花,陰干為末,加白糖拌勻,飯鍋上蒸三、四次服。(《救生苦海》)
3.治痔瘡出血:寶珠山茶,研末沖服。(《綱目拾遺》)
4.治乳頭開花欲墜、疼痛異常:寶珠山茶,焙研為末,用麻油調搽。(《綱目拾遺》)
5.大便出血:山茶花焙干研末,每周5克,亦可用鮮山茶葉或開水沖泡,當茶飲。
6.燙傷、灼傷:山茶花焙干研末,麻油調勻,搽患處。
7.跌打損傷:山茶花根15-20克,水煎,調黃酒服用,并以適量鮮山茶花搗爛如泥,敷于患處。
8.癰疽:鮮葉適量、洗凈搗爛外敷。
9.血崩:山茶花12克,水煎服,病情較重者用量可適當增加。
10.美食作用:山茶花無毒,并且花瓣中含有豐富的多種維生素、蛋白質、脂肪、淀粉和各種微量的礦物質等營養物質,食用后可以健脾開胃,還能治療痢疾等病癥,是一種天然的食品,具有很深的保健意義。
11.美容功效:山茶花也被用作化妝品,可以滑嫩肌膚,去除色斑,而且作為一種天然的花卉,其無毒卻富含花卉的營養價值,對我們的肌膚是一種溫柔的保護,和細心的呵護。
【性味】甘苦辛,涼。
1.《本草經疏》:"味甘而微辛,氣平而微寒。"
2.《本經逢原》:"苦,溫,無毒。"
3.《百草鏡》:"味澀。"
【歸經】1.《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經。"
2.《本草撮要》:"入足厥陰、手陽明經。"
【功能】涼血止血;散瘀;消瘀腫。
【主治】主吐血;衄血;咳血;便血;痔血;赤血痢;血淋;血崩;帶下;燙傷;跌撲損傷。用于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外用治燒燙傷,創傷出血。
1.朱震亨:"吐血、衄血、腸風下血,并用紅者為末,入童溺、姜汁及酒調服,可代郁金。"
2.《綱目》:"湯火傷灼,研末麻油調涂。"
3.《醫林纂要》:"補肝緩肝,破血去熱。"
4.《百草鏡》:"涼血、破血、止血。消癰腫跌撲,斷久痢、腸風下血,崩帶血淋,鼻衄吐血;外敷炙瘡。"
5.《本草再新》:"治血分,理腸風,清肝火,潤肺養陰。"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錢;或研末。外用:研末麻油調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