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很多朋友都想知道藿香的功效作用是什么?藿香能治療什么疾病?藿香使用禁忌是什么?藿香主要用于快氣,和中,辟穢,祛濕。治感冒暑濕,寒熱,頭痛,胸脘痞悶,嘔吐泄瀉,瘧疾,痢疾,口臭以下搜藥網(wǎng)小編給大家講解下藿香的功效作用吧
①治傷寒頭疼,寒熱,喘咳,心腹冷痛,反胃嘔惡,氣瀉霍亂,臟腑虛鳴,山嵐瘴瘧,遍身虛腫,產前、后血氣刺痛,小兒疳傷:大腹皮、白芷、紫蘇、茯苓(去皮)各一兩,半夏曲、白術、陳皮(去白)、厚樸(去粗皮,姜汁炙)、苦梗各二兩,藿香(去土)三兩,甘草(炙)二兩半。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三片,棗一枚,同煎至七分,熱服。如欲出汗,衣被蓋,再煎并服。(《局方》藿香正氣散)
②治暑月吐瀉:滑石(炒)二兩,藿香二錢半,丁香五分。為末,每服一、二錢,淅米泔調服。(《禹講師經(jīng)驗方》)
③治霍亂吐瀉:陳皮(去白)、藿香葉(去土)。上等分,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溫服,不拘時候。(《百一選方》回生散)
④治瘧:高良姜、藿香各半兩。上為末,均分為四服,每服以水一碗,煎至一盞,溫服,未定再服。(《雞峰普濟方》藿香散)
⑤香口去臭:藿香洗凈,煎湯,時時噙漱。(《摘元方》)
⑥治小兒牙疳潰爛出膿血,口臭,嘴腫:土藿香,入枯礬少許為末,搽牙根上。(《滇南本草》)
⑦治胎氣不安,氣不升降,嘔吐酸水:香附、藿香、甘草各二錢。為末,每服二錢,入鹽少許,沸湯調服之。(《圣惠方》)
⑧治冷露瘡爛:藿香葉、細茶等分。燒灰,油調涂葉上貼之。(《包會應驗方》)
⑨治刀傷流血:土藿香、龍骨,少許為末,外敷。(《滇南本草》)
①抗真菌作用
試管實驗藿香煎劑(8~15%)對許蘭氏毛癬菌等多種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蕾香乙醚浸出液(3%)及醇浸出液(1%)亦能抑制多種致病性真菌,水浸出液的抗真菌效力與煎劑相似;趾間毛癬菌及足跖毛癬菌在煎劑15%對方出現(xiàn)抑制,而乙醚浸出液于3%、醇浸出液于5%及水浸出液于10%等濃度時均呈抑菌作用,因此藿香的浸出液比煎劑抗菌力強。
②抗螺旋休作用
藿香水煎劑(15毫克/毫升)對鉤端螺旋體有抑制作用,但必須將濃度增至31毫克/毫升時,方能殺死鉤端螺旋體。
③對膽囊的影響
口服藿香煎劑,利用X線膽囊造影術,證明藿香對膽囊無收縮作用。
【炮制】藿香:揀去雜質,除去殘根及老莖,先將葉摘下另放,莖用水潤透,切段,曬干,然后與葉和勻。藿梗:取老莖,水浸潤透,切片曬干。
【性味】辛,微溫。
①《南方草木狀》:味辛。
②《別錄》:微溫。
③《珍珠囊》:甘苦。
【歸經(jīng)】入肺、脾、胃經(jīng)。
①《湯液本草》:入手,足太陰經(jīng)。
②《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肺、脾、胃三經(jīng)。
③《本草再新》:入心、肝、肺三經(jīng)。
【功能主治】快氣,和中,辟穢,祛濕。治感冒暑濕,寒熱,頭痛,胸脘痞悶,嘔吐泄瀉,瘧疾,痢疾,口臭。
①《別錄》:療風水毒腫,去惡氣,療霍亂、心痛。
②《本草圖經(jīng)》:治脾胃吐逆,為最要之藥。
③《珍珠囊》:補衛(wèi)氣,益胃氣,進飲食,又治吐逆霍亂。
④《湯液本草》:溫中快氣。肺虛有寒,上焦壅熱,飲酒口臭,煎湯漱。
⑤《本草述》:散寒濕、暑濕、郁熱、濕熱。治外感寒邪,內傷飲食,或飲食傷冷濕滯,山嵐瘴氣,不伏水土,寒熱作瘧等癥。
⑥《本草再新》:解表散邪,利濕除風,清熱止渴。治嘔吐霍亂,瘧,痢,瘡疥。梗:可治喉痹,化痰、止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