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很多朋友都想知道秦皮的功效作用是什么?秦皮能治療什么疾病?秦皮具有清熱燥濕,收澀,明目。用于熱痢,泄瀉,赤白帶下等功效,那么秦皮能治療什么疾病呢?秦皮的功效作用有哪些呢?搜藥網小編為你一一講解吧
1.《綱目》:秦皮,治目病,驚癎,取其平木也,治下痢崩帶,取其收澀也。又能治男子少精,取其澀而補也。此藥乃驚、癎、崩、痢所宜,而人止知其治目一節,幾于廢棄,良為可惋。
2.《本草匯言》:秦皮,味苦性澀而堅,能收斂走散之精氣。故仲景用白頭翁湯,以此治下焦虛熱而利者,取苦以澀之之意也。《別錄》方止男子精虛,婦人崩帶;甄氏方又治小兒驚癎身熱,及肝熱目暗,翳目赤腫,風淚不止等疾;皆緣肝膽火郁氣散以致疾,以此澄寒清碧下降之物,使濁氣分清,散氣收斂。故治眼科,退翳膜,收淚出;治婦人科,定五崩,止血帶;治大方科,止虛痢,斂遺精;治小兒科,安驚癎,退變蒸發熱。
3. 《淮南子》云:秦皮色青,治目之要藥也。又《萬畢術》云:秦皮止水,謂其能收淚也。高誘解作致水,言能使水沸者,謬也。
①治熱痢下重者:白頭翁二兩,黃柏三兩,黃連三兩,秦皮三兩。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開,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傷寒論》白頭翁湯)
②治慢性細菌性痢疾:秦皮四錢,生地榆、椿皮各三錢。水煎服。(《河北中藥手冊》)、
③治腹瀉:秦皮三錢。水煎加糖,分服。(《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
④治赤眼及眼睛上瘡:秦皮一大兩。以清水一大升于白瓷碗中浸,春夏一食久以上,看碧色出,即以箸頭纏綿、點下碧汁,仰臥點所患眼中,仍先從大眥中滿眼著,微痛不畏,量久三、五度飯間,即側臥瀝卻熱汁,每日十度以上著,不過兩日瘥。忌酢、蘿卜。(《近效方》)
⑤治麥粒腫,大便干燥:秦皮三錢,大黃二錢。水煎服。孕婦忌服。(《河北中藥手冊》)
⑥治婦人赤白帶下,及血崩不止:秦皮三兩,丹皮二兩,當歸身一兩。俱酒洗,炒研為未,煉蜜為丸梧桐子大。每早服五錢,白湯下。(《本草匯言》)
⑦治小兒驚癎發熱及變蒸發熱:秦皮、茯苓各一錢,甘草五分,燈心廿根。水煎服。(《兒科撮要》)
⑧治牛皮癬:苦榴皮一至二兩。加半面盆水煎,煎液洗患處,每天或隔二至三天洗一次。藥液溫熱后仍可用,每次煎水可洗三次。洗至痊愈為止。(《全展選編.皮膚病》)
【性味歸經】苦、澀,寒。歸肝、膽、大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收澀,明目。用于熱痢,泄瀉,赤白帶下,目赤腫痛,目生翳膜。
【用法用量】 6~12g。外用適量,煎洗患處。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
【備注】(1)對濕熱下痢、里急后重,常配伍白頭翁、黃連、黃柏等同用。用于目赤腫痛等癥,可與黃連、竹葉等配伍同用;也可用以煎汁洗眼。
【摘錄】《中國藥典》
化學成分 含七葉樹甙 (aesculin)及其甙元七葉樹內酯(aesculetin),并含白蠟樹甙(fraxin)、白蠟樹內酯(fraxetin)、紫丁香甙(syringin)等。
【考證】
出自《神農本草經》。
1.陶弘景,秦皮,俗云是樊槻皮,而水漬以和墨書,色不脫,微青。且亦殊薄,恐不必耳。俗方惟以療目。
2.《唐本草》:秦皮,樹似檀;葉細,皮有白點而不粗錯。取皮水漬,便碧色,書紙看背,青色者是。俗見味苦,名為苦樹。亦用皮,療眼有效。以葉似檀,故名石檀也。
3.《綱目》:秦皮,其木小而岑高,故因以為名。人訛為桪木,又訛為秦木。或云本出秦地,故得秦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