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很多朋友都想知道野菊能治療什么疾病?野菊的功效作用是什么?野菊具有清熱解毒。治癰腫,疔瘡,目赤,瘰疬,天皰瘡,濕疹等功效作用,以下搜藥網小編給大家講解下野菊的功效作用是什么呢?希望對大家健康有幫助
①治疔瘡:野菊花根、菖蒲根、生姜各一兩。水煎,水酒對服。(《醫鈔類編》)
②治癰疽疔腫,一切無名腫毒:一野菊花,連莖搗爛,酒煎,熱服取汗,以渣敷之。(《孫天仁集效方》)二野菊花莖葉、蒼耳草各一握,共搗,入酒一碗,絞汁服,取汗,以滓敷之。(《衛生易簡方》)
③治瘰疬瘡腫不破者:野菊花根,搗爛煎酒服之,仍將煎過菊花根為末敷貼。(《瑞竹堂經驗方》)
④治天泡濕瘡:野菊花根、棗木。煎湯洗之。(傅滋《醫學集成》)
⑤治婦人乳癰:路邊菊葉加黃糖搗爛,敷患處。(《嶺南草藥志》)
⑥治蜈蚣咬傷:野菊花根,研末或搗爛敷傷口周圍。(《嶺南草藥志》)
⑦治白喉:一野菊一兩,和醋糟少許,搗汁,沖開水漱口。二野菊葉和醋半匙,將野菊葉搗爛后,加白醋調勻涂在喉頭。(《貴州中醫驗方》)
③預防及治療瘧疾:一鮮野菊揉爛。塞鼻。每天塞二小時,兩鼻孔交替進行,連用三天。二鮮野菊一兩。水煎服。連服三天。(徐州《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
【性味】苦辛,寒
①陶弘景:味苦。
②《嶺南采藥錄》:苦,寒。
③《陸川本草》:甘,寒。
④《四川中藥志》:性平,味苦辛,無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治癰腫,疔瘡,目赤,瘰疬,天皰瘡,濕疹。
①《本草拾遺》:破血,婦人腹內宿血食之。又調中止泄。
②《綱目》:治癰腫,疔毒,瘰疬,眼息。
③《綱目拾遺》:治蛇咬,梅瘡,天皰瘡。
④《植物名實圖考》:搗敷瘡毒。
⑤《分類草藥性》:根,解煙毒。治頭目眩昏,男子虛淋,女子白帶。
⑥《陸川本草》:清熱解毒。治溫熱頭痛,赤眼,痢疾。
⑦《上海常用中草藥》:治鼻炎,支氣管炎,咽喉腫痛,濕疹,皮膚瘙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