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搜藥網!
“黃三刺”藏藥名杰唯哇興,別名三顆針,藏族習用藥材,為小檗科灌木類植物甘肅小檗的內皮,色黃,味苦。6~7月采集莖枝,剝取內皮晾干入藥。晾干的內皮皮薄略彎曲,外表面灰黃色,布滿黑色小點,具縱皺紋,皮孔長圓形,不甚明顯。內表面黃綠色,縱皺紋細密呈纖維樣,質脆,易折斷,斷面略平坦,并有粉塵飛揚。莖皮含有3%小檗堿(黃連素),一定量的巴馬汀、非洲防己胺、小檗紅堿、8-氧小檗堿、木蘭花堿及少量藥根堿等異喹啉生物堿。
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所含的小檗堿具有顯著的抗心力衰竭、降低膽固醇、抗制血管平滑肌增殖、改善胰島素抵抗、抗血小板、抗炎等作用,因在心血管系統和神經系統疾病方面有廣泛、重要的應用前景,日益受到重視。小檗堿能對抗原微生物,對多種細菌如痢疾桿菌、結核桿菌、肺炎球菌、傷寒桿菌及白喉桿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其中對痢疾桿菌作用最強。本品對幽門螺旋桿菌也有作用,而能使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減輕。還發現本品有阻斷a-受體、抗心律失常作用。
《四部醫典》記載:黃三刺能清舊熱,解毒,斂黃水。治疫癘、陳舊熱、黃水病。熬膏治眼病。用黃三刺所含的小檗堿作為主要藥材的經典驗方有:八味小檗堿丸,善治尿路感染、尿痛、白濁、血尿、滑精;十八味訶子利尿丸(含小檗堿)治療腎病、腰腎疼痛、尿頻、小便混濁、糖尿病、遺精等。白熱丸(含豐富的小檗堿)用于治療淋病引起的尿痛、尿頻、腰痛、血尿、婦女白帶過多等。小檗堿眼藥可治療目赤癢痛、流淚、沙眼等眼病。“黃三刺”在傳統藏藥的配伍中應用廣泛,在近千年的臨床治療中證明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