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相信大家都認識,那橢圓形的切面上,黃白相間,外圈黃白色,中心淡黃色的放射狀紋理和裂隙好似盛開的菊花,聞一聞有淡淡的藥香,再咬一下感覺質地細密,有一種淡淡的蜂蜜香氣,細嚼后口中泛出甘甜。黃芪色黃,入脾,脾為氣血生化之源,為補藥之長,大補中氣,不僅是一味常用的有名中藥,還被廣泛用于食療,是著名的保健滋補佳品。從古至今,黃芪都扮演補正氣、強體魄的重要角色,是人們離不了的藥食兩用材料。
黃芪應用廣泛,受到許多名人喜好。白居易有一首《齋居》詩提到黃芪粥:“香火多相對,葷腥久不嘗。黃芪數匙粥,赤箭一甌湯。”詩中有黃芪、赤箭(天麻)兩味中藥??梢姡湃司陀杏命S芪作為藥食兩用之材調養,如今已是一種時尚和習慣。那么,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款有關黃芪的藥膳食療方法。
一、黃芪粥的做法
做黃芪粥,要注意黃芪本身是不能吃下去的,要把黃芪通過中藥的"三煎三煮"方法熬成藥汁,用這個藥汁加大米煮粥。
具體的做法如下:
黃芪50克左右,粳米、大米或糯米適量。黃芪用冷水浸半小時后煎汁,用煎過的汁煮粥就變成黃芪粥。也可用此法做成黃芪米飯。也可用黃芪15克、黨參10克煎水取汁,后加入大棗30克、粳米100克,一同煮粥食用。
黃芪粥提氣作用很強,最適宜早上喝,喝完之后,一整天都會精神十足。
二、黃芪的其他做法
1.黃芪當歸烏雞湯
【做法】烏雞肉250克洗凈切塊,當歸15克、黃芪20克洗凈,加水適量,文火煮熟后調味食用。
【功效】可補益氣血,固腎調精,適用于年老體弱、大病初愈、月經過多之氣血不足、腎氣虧虛者。脾虛氣弱,體倦乏力、常自汗食少、易感冒者也可食用。
2.黃芪茯苓鯉魚湯
【做法】黃芪50克,茯苓30克,鯉魚1尾。鯉魚洗凈,黃芪、茯苓以紗布包扎,加水同煮,熟后以生姜、鹽調味,飲湯吃魚。
【功效】脾氣虛弱的水腫、小便不利病人以及體虛氣弱的老人可食用。
三、哪些人適合吃黃芪?
1.氣虛型便秘人群
作為補藥的黃芪,不僅對減肥有幫助,還能治療氣虛型便秘。有的人經常便秘,但大便出來又不成形,軟軟的,這種人千萬不要去喝市面上的排毒通便茶一類的東西,而是要吃補氣的藥,因為這種情況往往是肺氣不足,造成腸道蠕動緩慢。這樣的人,喝些黃芪粥就有通便的效果。
2.肚子鼓鼓但是按著松軟容易陷下去的人群
對于一般的人來說,如果你分不清自己是否可以吃黃芪也沒關系,告訴你一個簡單的辦法:摸一摸自己的腹部,有的人肚子老是脹脹的,一摸有點硬,這種人就不能吃黃芪。而有的人肚子看起來鼓鼓的,但是一按就陷下去,很松軟,這樣的人就是氣虛,就很適合吃黃芪。
3.氣虛脾濕型的人群
從體質上來說,黃芪最適合氣虛脾濕型的人,這種人往往身體虛胖,肌肉松軟,尤其是腹部肌肉松軟。而身體十分干瘦結實的人則不宜。
4.糖尿病長期患者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久病必虛”,糖尿病長期患者便離不開補氣。
中醫說的“氣”就是器官組織的功能,補氣就是提高功能,黃芪并不是通過增加胰島素的分泌來降糖的,而是通過增加身體對葡萄糖的利用來降糖,這就是補氣藥增加組織功能的體現。
日??梢渣S芪20克和玉竹15克煮水喝保健控制血糖。
5.腦中風
氣為血之帥,大量黃芪再配合少量的活血化瘀藥就能取得顯著改善腦供血和腦細胞功能的作用。
黃芪乃補氣之圣藥,氣無形血有形。有形不能速生,必得無形之氣以生之。黃芪用之于當歸之中,能助之以生血也。
腦中風后遺證大多是老年人氣虛,心功衰退,氣就不足了,血液的運行就慢了,所以就出現瘀血中風的現象,所以要需要大量的氣來推動血的運行,黃芪當仁不讓。
黃芪是藥食皆宜、補氣強身佳品,但服用黃芪也有禁忌。國醫大師鄧鐵濤說過,黃芪是藥不是糧,用之對證則效,用之不當則害人。中醫辨證為陰虛陽亢、氣滯濕熱、食積停滯、熱毒熾盛者不宜用或需配伍運用,感冒發熱、高血壓患者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