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搜藥網!
娑羅子原名“天師栗”,始載于《本草綱目》,列入果部。其來源于七葉樹科植物七葉樹、浙江七葉樹或天師栗的干燥成熟種子。鑒別娑羅子時,可通過性狀鑒別法及顯微鑒別法對其進行鑒別。
1.性狀鑒別
娑羅子呈扁球形或類球形,似板栗,直徑1.5~4cm。表面棕色或棕褐色,多皺縮,凹凸不平,略具光澤;種臍色較淺,近圓形,約占種子面積的1/4至1/2;其一側有1條突起的種脊,有的不甚明顯。種皮硬而脆,子葉2,肥厚,堅硬,形似栗仁,黃白色或淡棕色,粉性。氣微,味先苦后甜。
2.顯微鑒別
娑羅子粉末淡紅棕色至黃棕色。種皮外表皮細胞黃棕色,表面觀多角形,壁略不均勻增厚,角部略有突起。種皮下皮細胞卵圓形、類圓形或類長方形,壁稍厚。種皮分枝細胞較大,常多層重疊;分枝細胞類多角形或不規則形,分枝長短不一,有的可見紋孔域。淀粉粒較多,單粒長圓形或類圓形,直徑2~38μm,臍點可見;復粒由2~3分粒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