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搜藥網!
核心提示:很多朋友都想知道中藥材地榆能治療什么疾病?地榆的功效作用是什么?地榆的用藥禁忌有哪些?地榆是中醫臨床上常用的中藥,多在每年的秋季采挖,入藥以后有很好的止血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地榆雖有很高的藥用功效,但是它的禁忌我們也需了解!
1、男女吐血:地榆三兩。米醋一升,煮十余沸,去滓,食前稍熱服一合。(《圣惠方》)
2、結陰(即便血)下血,腹痛不已:地榆四兩,炙甘草三兩。每服五錢,水三盞,入縮砂仁七枚,煎一盞半,分二服。(《宣明方》)
3、小兒疳痢:地榆煮汁,熬如飴糖,與服便已。(《肘后方》)
4、毒蛇螫人:新地榆根搗汁飲,兼以漬瘡。(《肘后方》)
5、虎犬咬傷:地榆煮汁飲,并為末敷之。亦可為末,白湯服,日三。忌酒。(《梅師方》)
1.止血作用
止血作用是地榆當中較為突出的作用,藥理研究也表明了這一點,研究顯示,地榆的鞣質成分可以縮短凝血時間,從而起到止血作用。
2.抗炎抗菌
研究顯示,地榆對于炎癥所致的腫脹癥狀有改善作用,同時對于大腸桿菌、痢疾桿菌、變形桿菌等多種細菌有抑制作用。
3.鎮吐作用
藥理研究還表明,地榆具有鎮吐作用,可以抑制洋地黃引起的催吐作用。
地榆性質大寒,人們過量服用后會加重身體負擔,容易因體內寒氣過重而出現疾病,這是它最常出現的副作用。
另外那些脾胃虛寒和寒性體質的人禁忌服用地榆,以免加重虛寒癥狀,他們服用地榆后會引發腹痛或者腹瀉。
地榆含有鞣質成分,對用大面積燒燙傷病人,不宜使用地榆制劑外涂,不宜與酶制劑(如胃蛋白酶、淀粉酶、胰酶)同時服用,以防其所含鞣質被大量吸收而引起中毒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