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搜藥網(wǎng)!
苦瓜為藥食兩用的常用藥材,系葫蘆科植物苦瓜的果實(shí),有清暑滌熱;明目;解毒的功效與作用,能有效的治療許多疾病。為了能讓苦瓜發(fā)揮更大的臨床作用,便于服用,有益于我們的身體健康。因此,我們需通過中藥炮制方法將其加工。那么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苦瓜的炮制方法與臨床藥方。
一、苦瓜的炮制方法
苦瓜:取原藥材,揀除雜質(zhì)、脈絡(luò)和種子,整理洗凈,曬干。
苦瓜粉:取苦瓜,研細(xì)粉。
二、苦瓜的飲片性狀
呈橢圓形,矩圓形或長條形的片塊。多皺縮不平,略扭曲或彎曲,粗糙,軟綿,表面有縱溝及瘤狀突起,淺灰棕色或青綠色。中間瓤部黃白色或淺黃色,可見種子脫落后留下的孔痕。質(zhì)稍柔韌,微有彈性,不易碎斷。氣微,味苦。
三、苦瓜的炮制作用
中醫(yī)認(rèn)為苦瓜性味苦,寒,具有清暑滌熱;明目;解毒之功效。苦瓜多生用或鮮用,用于暑熱煩渴;消渴;赤眼疼痛;痢疾;瘡癰腫毒等證。藥材經(jīng)炮制后,可使藥物潔凈,利于藥效成分溶出,便于調(diào)劑與制劑。
四、苦瓜的臨床藥方
1.治中暑發(fā)熱:鮮苦瓜一個,截斷去瓤,納入茶葉,再接合,懸掛通風(fēng)處陰干。每次二至三錢。水煎或泡開水代茶飲。
2.治煩熱口渴:鮮苦瓜一個,剖開去瓤,切碎,水煎服。
3.治痢疾:鮮苦瓜搗爛絞汁一杯,開水沖服。(1-3方出自《福建中草藥》)
4.治眼疼:苦瓜煅為末,燈草湯下。(《滇南本草》)
5.治癰腫:鮮苦瓜搗爛敷患處。(《泉州本草》)
6.治胃氣疼:苦瓜煅為末,開水下。(《滇南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