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搜藥網!
自古秋為金秋,肺在五行中屬金,故肺氣與金秋之氣相應。“金秋之時,燥氣當令”,養生的重點是養陰防燥、潤肺益胃。寒露時節起,雨水漸少,天氣干燥,晝熱夜涼。中醫認為,這個節氣最大的特點是“燥”邪當令,而燥邪最容易傷肺傷胃。此時人們的汗液蒸發較快,因而常出現皮膚干燥,皺紋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會毛發脫落和大便秘結等。
秋季神經興奮,食欲驟增,要防止過量飲食。少吃辣味和生冷食物,多吃酸性和熱飲以及熱軟食物。不吃霉變和不潔食物,避免感染腸道傳染病。中秋之后,容易出現口渴、咽干、唇燥、膚澀等“秋燥病”,應多吃水果,常喝開水、綠豆湯、豆漿、牛奶等,滿足肌體的需要,提高抗燥能力。
寒露涼熱交替,氣溫逐漸下降,不要經常赤膊露身以防涼氣侵入體內。“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是一條很好的養身之道。“一場秋雨一場涼”,要逐漸增添衣服,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秋天適度經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膚和鼻黏膜耐寒力,對安度冬季有益。秋天早晚涼意濃要多穿些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