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五色梅能治療什么疾病?五色梅的功效作用是什么?五色梅又名馬纓丹,為馬鞭草科馬纓丹屬直立或半蔓生常綠小灌木,枝葉味臭,性涼,味辛苦。五色梅可以中藥使用,在民族醫學中應用廣泛,具有解毒消腫、祛風燥濕、活血止血等功效,以下搜藥網小編給大家講解下五色梅的功效作用和五色梅能治療什么疾病吧
1.治毒核癥:臭金風葉搗爛,取自然汁,用雙蒸酒沖服。又將葉搗爛,加紅糖、冰片少許,敷于核上,不時轉換,即可清涼止痛。(《嶺南采藥錄》)
2.治筋傷:毛神花鮮葉搗碎,擦患處,然后以渣敷之。(《閩南民間草藥》)
3.治皮炎、濕疹瘙癢:馬纓丹新鮮枝葉煎水外洗.(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4.治跌打扭傷;馬纓丹鮮葉搗爛外敷。(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5.治感冒風熱:五色花葉一兩,山芝麻五錢。水煎,日分二次服。(《廣西中草藥》)
1.《嶺南采藥錄》:"洗濕毒疥癩。"
2.《南寧市藥物志》:"葉:治疥癜毒瘡,跌打止血。花:可止血。"
3.《廣東中藥》:"祛風止癢,消腫止痛,散毒,敷大腸瘍癰。"
4.《廣西中草藥》:"全草:退熱,殺蟲止癢,消瘡瘍。"
五色梅又名馬纓丹,為馬鞭草科馬纓丹屬直立或半蔓生常綠小灌木,枝葉味臭,性涼,味辛苦。五色梅可以中藥使用,在民族醫學中應用廣泛,具有解毒消腫、祛風燥濕、活血止血等功效。
1、解毒消腫:五色梅有解毒消腫的功效,可用于癰疽、疔瘡、發背、多發性癤腫、無名腫毒及瘡潰不愈等疾病。使用時可外敷,用枝葉搗爛或用枝葉曬干、研細末,用蜂蜜調和敷患處,也可以加適量水煎服。
2、祛風燥濕:五色梅具有祛風燥濕的功效,對感冒發熱、咽喉腫痛及瘧疾等有作用,可治療感冒、瘧疾所致的高熱或久熱不退。
3、活血止血:五色梅具有活血止血的功效,能治肺癆咯血、跌打損傷等。
4、止癢:五色梅枝葉煎水后清洗皮膚,有防治皮膚瘙癢的功效,對濕疹、藥疹、疥瘡等有作用。
【性味】苦,寒。
1.《南寧市藥物志》:"苦,平,無毒。"
2.《廣西中藥志》:"味苦,性寒,無毒。"
3.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辛涼。"
4.《廣西中草藥》:"味微甘辛,性涼。"
【歸經】 大腸經
【功能】消腫解毒,祛風止癢。
【主治】治癰腫,濕毒,疥癩,毒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