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很多朋友都想知道延胡索能治療什么疾病?延胡索的功效作用是什么?以下搜藥網小編給大家講解下延胡索的功效作用有哪些,延胡索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希望對大家健康有幫助
1.《雷公炮炙論》:治心痛欲死。
2.《日華子本草》:除風,治氣,暖腰膝,破癥癖,撲損瘀血,落胎,及暴腰痛。
3.《開寶本草》:主破血,產后諸病,因血所為者。婦人月經不調,腹中結塊,崩中淋露,產后血運,暴血沖上,因損下血,或酒摩及煮服。
4.《醫學啟源》:治脾胃氣結滯不散,主虛勞冷瀉,心腹痛,下氣消食。
5.《綱目》:活血,利氣,止痛,通小便。
6.《海藥本草》:延胡索,主腎氣,破產后惡露及兒枕,與三棱、鱉甲、大黃為散,能散氣,通經絡。蛀蚛成末者,使之惟良,偏生產后病也。
7.《綱目》:延胡索,能行血中氣滯,氣中血滯,故專治一身上下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8.《本草經疏》:延胡索,溫則能和暢,和暢則氣行;辛則能潤而走散,走散則血活。血活氣行,故能主破血及產后諸病因血所為者。婦人月經之所以不調者,無他,氣血不和,因而凝滯,則不能以時至,而多后期之證也。腹中結塊,產后血暈,暴血沖上,因損下血等證,皆須氣血和而后愈,故悉主之也。崩中淋露,利守不利走,此則非與補氣血藥同用,未見其可。9.《本草匯言》:玄胡索,凡用之行血,酒制則行;用之上血,醋制則止;用之破血,非生用不可;用之調血,非炒用不神。隨病制宜,應用無窮者也。
10.《本草求真》:延胡索,不論是血是氣,積而不散者,服此力能通達,以其性溫,則于氣血能行能暢,味辛則于氣血能潤能散,所以理一身上下諸痛,往往獨行功多。然此既無益氣之情,復少養營之義,徒仗辛溫攻凝逐滯,虛人當兼補藥同用,否則徒損無益。
11.《本草正義》:延胡,雖為破滯行血之品,然性情尚屬和緩,不甚猛烈,古人必以酒為導引,助其運行,其本性之不同于峻厲,亦可想見。而又兼能行氣,不專于破瘀見長,故能治內外上下氣血不宣之病,通滯散結,主一切肝胃胸腹諸痛,蓋攻破通導中之沖和品也。
延胡索始載于唐《本草拾遺》,謂:“延胡索生奚國,從安東來,根如半夏色黃。”宋代《開寶本草》云:“根如半夏,色黃”。《本草綱目》謂:“今二茅山西上龍洞種之,每年寒露后栽,立春后生苗,葉如竹葉樣,三月長三寸高,根叢生如芋卵樣,立夏掘起。”據文獻記載,自明代以來,關內地區所用者,多為江浙一帶所栽培的延胡索,至今仍為延胡索正品,其形態與《本草綱目》、《植物名實圖考》附圖相符。
【性味歸經】辛、苦,溫。歸肝、脾經。
【功能主治】活血,利氣,止痛。用于胸脅、脘腹疼痛,經閉痛經,產后瘀阻,跌撲腫痛。
【應用】用于胸腹疼痛,肢體疼痛,疝痛,痛經。能治一身上下諸痛,單味用亦效,也可配伍其它藥物入于煎劑。例如,治療胃脘疼痛,可配伍川楝子同用;治療寒凝氣滯血瘀、胸痹疼痛,可與瓜蔞、薤白同用;治療痛經,可與當歸、川芎、白芍、香附同用;治小腸疝痛,可配伍小茴香、烏藥、吳茱萸;用于跌打傷痛,可配伍當歸、川芎、乳香、沒藥;四肢血滯疼痛,可與當歸、桂枝、赤芍等藥同用。
【用法用量】 3~9g;研末吞服,一次~3g。
【注意】孕婦慎用。
【貯藏】置干燥處,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