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虱又名鵠虱、鬼虱、北鶴虱等,為菊科植物天名精的干燥成熟果實,是治療殺蟲消積的一種常用中藥,能有效的治療許多疾病。為了能讓鶴虱發揮更大的臨床作用,便于服用,有益于我們的身體健康。因此,我們需通過中藥炮制方法將其加工。那么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鶴虱的炮制方法與作用。
一、鶴虱的炮制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干燥。
二、鶴虱的飲片性狀
本品呈圓柱狀,細小,長3~4mm,直徑不及1mm。表面黃褐色或暗褐色,具多數縱棱。頂端收縮呈細喙狀,先端擴展成灰白色圓環;基部稍尖,有著生痕跡。果皮薄,纖維性,種皮菲薄透明,子葉2,類白色,稍有油性。氣特異,味微苦。
三、鶴虱的炮制作用
中醫認為鶴虱性味苦、辛,平;有小毒,具有殺蟲消積之功效。鶴虱臨床多生用,主要用于治療蛔蟲病,蟯蟲病,絳蟲病,蟲積腹痛,小兒疳積等疾病。藥材經炮制后可使藥物潔凈,利于藥效成分溶出,便于調劑與制劑。
四、鶴虱的臨床藥方
1.治小兒疾病多有諸蟲,腹中疼痛,發作腫聚,往來上下,痛無休止,亦攻心痛,嘔噦涎沫,或吐清水,四肢羸困,面色青黃,飲食雖進,不生肌膚,或寒或熱,沉沉嘿嘿:胡粉(炒)、鸛虱(去土)、檳榔、苦楝根(去浮皮)各五十兩,白礬(枯)十二兩半。上為末,以面糊為丸,如麻子大。一歲兒服五丸,溫漿水入生麻油一兩點,調勻下之,溫米飲下亦得,不拘時侯。(《局方》化蟲丸)
2.治蛔咬痛:鶴虱十兩。搗篩,蜜和丸如梧子。以蜜湯空腹吞四十丸,日增至五十丸。慎酒肉。(《古今錄驗方》)
3.治大腸蟲出不斷,斷之復生,行坐不得:鸛虱末,水調半兩服。(《怪證奇方》)
4.治齒痛:㈠鶴虱一枚,擢置齒中。(《綱目》)㈡鶴虱煎米醋漱口。(《綱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