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很多朋友都想知道甘遂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甘遂在中醫學是如何用藥的,甘遂主要用于水腫、腹水、留飲結胸、癲癇、喘咳等疾病,以下搜藥網小編給大家詳細講解甘遂的功效作用吧,希望大家能學到點中藥跟中醫相關知識
藥名:甘遂
功效分類:瀉下藥
性味:味苦、性寒、有毒
歸經:脾經、肺經、腎經、膀胱經、大腸經、小腸經
功效:瀉水逐飲、破積通便
主治:水腫、腹水、留飲結胸、癲癇、喘咳、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內服:入丸、散,0.5-1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內服宜用炮制品。
1.甘遂治痞癥(發熱、盜汗、胸背疼痛):甘遂包在面中,放漿水內煮十沸,去面。把甘遂在微火上炒黃,研為末。大人每服三錢,小兒每服一錢,臨星時服,冷蜜水送睛。忌油膩魚肉。
2.甘遂治水腫腹滿:甘遂(炒)二錢二分、牽牛一兩半,共研為末,煎為水劑,隨時服用。
3.甘遂治身面浮腫:甘遂二錢,生研為末,放入豬腎中,外包濕紙煨熟吃下。每日吃一次至四、五次。如覺腹鳴,小便亦通暢,即是見效。
4.甘遂治疝氣偏腫:甘遂、茴香,等分為末。每服二錢,酒送下。
5.甘遂治大小便不通:甘遂五錢(半生半炒)、胭脂壞了十文,共研勻。每服一錢,加白面四兩,和水做成面片,煮熟淡食。待大小便通暢后,再服平胃散加熟附子,每取二錢煎服。
6.甘遂主治腹滿浮腫,下水、留飲,破癥堅積聚,亦與大戟主治大同小異,但兼能消食,通利谷道,稍與大戟不同,則攻堅之力,殆尤為過之。所主疝瘕,蓋以濕熱壅結者言之,而寒氣凝滯之癥,非其所宜。《別錄》
7.甘遂治風痰迷心癲癇:甘遂二錢,研為末,放在豬心里。縛緊,紙懈,煨熟。取藥出,加辰砂末一錢,分成四份。每服一份,半用過的豬心煎湯調下。以大便下惡物為效,否則須再次服藥,此方名“遂心丹”。
8.甘遂治小兒馬脾風(風熱喘促,悶亂不安):甘遂(包面中,煮過)一錢半、辰砂(水飛)二錢半、輕四化建設少許,共研為末。服時,先取少許漿不,滴入一為油,然后放藥末二、三分在油上。等藥下沉,去漿灌服。此方名“無價散”。
9.甘遂治麻木疼痛:甘遂二兩、蓖麻子仁四兩、樟腦一兩,共搗作餅,貼患處。此方名“萬靈膏”。內服甘草湯。
10.甘遂消渴:甘遂(麩炒)半兩、黃連兩,共研細,加蒸餅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二丸,薄荷湯送下。忌甘草。
11.甘遂可以通水,而其氣直透達所結處。《湯液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