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很多朋友都想知道黃芪能治療什么疾病,黃芪的功效作用是什么?黃芪有什么使用禁忌?以下搜藥網小編給大家詳細講解下,希望大家都喜歡,黃芪主要功效是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生肌等功效作用。
中藥名稱:黃芪 huangqi
中藥別名:黃耆、木耆、綿黃芪、王孫、箭芪。
功效作用: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生肌。屬補虛藥下屬分類的補氣藥。
性味歸經:性微溫,味甘。歸脾經、肺經。
1.利水消腫:黃芪補脾助運化,促進水濕的運化,故能利尿、除水濕,可治氣虛之水腫尿少;
2.行滯通痹、生津養血:黃芪補氣攝血、行血,主治氣虛不攝之便血、崩漏,氣虛血滯痹痛麻木或半身不遂,用之能補氣行滯。此外,黃芪又能補氣生血生津,也常用于消渴等癥;
3.補氣升陽、固表止汗:黃芪味甘,入脾、肺氣分,補中氣力強,補而善升,故能健脾補中、補氣升陽、益衛氣、固護肌表,對中氣下陷之臟器脫垂、氣虛體弱、肌表不固之自汗尤為適用;
4.托毒排膿、斂瘡生肌:氣旺生血,扶正祛邪,則能托毒生肌,黃芪對血虛癥見面色萎黃、氣血不足所致瘡瘍內陷、膿成不潰或久潰不斂,用之能補氣生血而托瘡生肌。
黃芪所含的黃芪多糖、黃芪皂苷等成分能促進抗體生成,同時還可以強心、降血壓、興奮造血機能。此外,黃芪還具有抗菌作用。臨床可用于治療重癥肌無力、上瞼下垂、胃下垂、直腸脫垂、子宮脫垂、潰瘍病、肝炎、膽囊炎、慢性腸炎、血液病、功能性子宮出血、小兒支氣管炎、慢性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慢性風濕性心臟病、冠心病、前列腺肥大、糖尿病、甲亢、高血壓等病癥。
使用禁忌:表實邪盛、濕阻氣滯、腸胃積滯、陰虛陽亢、癰疽初起或潰后熱毒尚盛者,均禁服。
黃芪為溫性補品,故對熱癥,即有發燒、咯血、熱毒、氣滯、便秘等陽亢癥候者應忌服,同時出血性或缺血性中風急性期、腦水腫、陰虛內熱、食積腹脹者應避免使用。
妊娠晚期一定注意慎用黃芪,以免因用黃芪不當而致過期妊娠,造成胎兒過大、難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