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搜藥網!
核心提示:很多朋友都想知道止帶湯的組成成分有哪些中藥材,止帶湯的功效作用是什么?止帶湯主要濕熱白帶。帶下色乳白,呈凝乳塊狀(或豆腐渣狀),氣味腥穢,外陰異常搔癢,或兼陰道刺痛,苔薄白或黃膩,脈象濡數等疾病,以下搜藥網小編給大家詳細講解下止帶湯的功效作用吧,希望對大家學習中醫中藥有幫助
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治熱痢,泄瀉,消渴,黃疸,痿芴,夢遺,淋濁,痔瘡,便血,亦白帶下,骨蒸勞熱,目赤腫痛,口舌生瘡,瘡瘍腫毒。
茯苓:主治滲濕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噦,泄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
山藥:健脾,補肺,固腎,益精。治脾虛泄瀉,久痢,虛勞咳嗽,消渴,遺精、帶下,小便頻數。
澤瀉:用于水濕內停之尿少、水腫、瀉痢及濕熱淋濁等證。治胃內停水常配白術。治尿道澀痛、小便不利常配木通、茯苓。
使君子:殺蟲;消積;健脾。主蛔蟲腹痛;小兒疳積;乳食停滯;腹脹;瀉痢。
止帶湯,中醫方劑名,出自《中醫癥狀鑒別診斷學》,具有清熱除濕的功效,主治濕熱白帶。
【配方組成】
黃柏10克、蒼術10克、樗根皮10克、茯苓15克、山藥12克、澤瀉12克、使君子12克、烏梅6克、胡黃連6克、棗猬皮6克、川椒5克。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主治】
止帶湯具有清熱除濕的功效,主治濕熱白帶。帶下色乳白,呈凝乳塊狀(或豆腐渣狀),氣味腥穢,外陰異常搔癢,或兼陰道刺痛,苔薄白或黃膩,脈象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