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很多朋友都有陽虛怕冷的癥狀,那么陽虛怕冷吃什么食物比較好呢?以下搜藥網(wǎng)小編給大家講解下陽虛怕冷吃什么好吧?陽虛怕冷的一般來說吃韭菜,羊肉,胡桃仁,生姜對身體好。讓小編一一為你道來
韭菜
韭菜又稱“起陽草”,味甘、辛,性溫,無毒,入肝、胃、腎經(jīng)。韭菜具有補腎壯陽、溫中行氣、健脾開胃等功效,適合老年人陽虛質(zhì)有腰膝冷痛、食欲不佳者常食。韭菜還有行氣活血散瘀作用。
羊肉
性溫,味甘,歸脾、腎經(jīng)?!侗静菥V目》言羊肉“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力,益腎氣”。羊肉具有益氣補虛、溫中暖下、補腎壯陽的作用,尤其適合陽虛質(zhì),特別是老年體衰者冬令進補食用。
凡有口舌生瘡、牙齒腫痛、咳吐黃痰、牙痛等癥狀者不宜食用;患肝病、高血壓、急性腸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及發(fā)熱期間不宜食用;外感病邪,素體有熱者慎用。暑熱天慎食之;水腫、骨蒸、瘧疾、外感及一切熱性病癥者禁食。
胡桃仁
味甘,性溫,入肺、肝、腎經(jīng),能補腎助陽,溫肺定喘,潤腸通便。適合陽虛質(zhì)者食用。胡桃仁適合生吃、水煮、糖蘸、燒菜等多種食法。
胡桃仁的重量約20~30克,每天吃5~6個為宜。如吃得過多,會生痰、惡心,嚴重者會有嚴重的腹瀉,甚至水樣大便。胡桃仁不能與野雞肉一起食用,不可與酒同食。凡陰虛火旺、痰熱咳嗽、便溏腹瀉、素有內(nèi)熱盛及痰濕重者均不宜食用。
生姜
性溫,味辛,入肺、胃、脾經(jīng),具有內(nèi)能溫胃止嘔、溫肺祛痰,外可發(fā)散表寒等功效。適合陽虛質(zhì)易患嘔吐、咳喘、風(fēng)寒感冒者食用。亦可作為健脾開胃的輔助調(diào)養(yǎng)。陽虛質(zhì)者可在做菜的時候放姜,還可口嚼生姜,甚至還可把生姜切片以后放在臍上,也能生姜煮水泡腳。
羊肉羹
【原料】羊肉250克,蘿卜1個,草果3克,陳皮3克,高良姜3克,胡椒3克,蓽茇3克,蔥白3克,生姜少許。
【制作】羊肉剔去筋膜,洗凈后入沸水鍋內(nèi)汆去血水,撈出后再用涼水漂洗干凈,切成約1厘米見方的肉丁;蘿卜洗凈泥土,切成厚0.3厘米的片;將草果、陳皮、高良姜、蓽茇用潔凈的紗布袋裝好并扎口;胡椒拍破,蔥白切成節(jié),生姜洗凈拍破。羊肉丁和以上藥物同置炒鍋中,加入清水適量,并加蔥和生姜,旺火燒沸,打去浮沫,再用文火煨2~3小時,至肉酥爛即可。撈出藥包,除去蔥和生姜,略調(diào)味即成。
【效用】溫腎助陽,散寒止痛。適合陽虛質(zhì)易發(fā)胃脘冷痛、大便溏瀉者食用。
肉蓯蓉粥
【原料】肉蓯蓉60克(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細切),粳米100克,鹿角膠15克(切碎,炒令黃燥,為末),羊肉120克(細切),蔥、姜、鹽各少許。
【制作】煮羊肉、肉蓯蓉、粳米作粥,臨熟,下鹿角膠末,用鹽、醬、味精調(diào)和食之。
【效用】補腎溫陽,潤腸通便。陽虛質(zhì)容易出現(xiàn)便秘、小便清長、夜尿頻多者適宜食用。中老年人陽虛質(zhì)者尤為適宜。
當(dāng)歸生姜羊肉湯
【原料】當(dāng)歸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
【制作】當(dāng)歸、生姜沖洗干凈,用清水浸軟,切片備用。羊肉剔去筋膜,放入開水鍋中略燙,除去血水后撈出,切片備用。將當(dāng)歸、生姜、羊肉放入砂鍋中,加清水、料酒、食鹽,旺火燒沸后撇去浮沫,再改用小火燉至羊肉熟爛即成。
【效用】溫中補血,祛寒止痛。適合陽虛質(zhì)容易出現(xiàn)怕冷、腰膝酸軟、痛經(jīng)、月經(jīng)量少者食用。
韭菜炒胡桃仁
【原料】胡桃仁50克,韭菜200克。
【制作】胡桃仁開水浸泡去皮,瀝干備用。韭菜擇洗干凈,切成寸段備用。麻油倒入炒鍋,燒至七成熱時加入胡桃仁,炸至焦黃,再加入韭菜、食鹽,翻炒至熟。
【效用】溫腎助陽。適合陽虛質(zhì)容易出現(xiàn)腰膝冷痛、陽痿者食用。
肉桂雞肝
【原料】肉桂5克,雞肝,生姜、蔥、料酒、味精各適量。
【制作】肉桂洗凈,切成長2厘米、寬1厘米的塊;雞肝洗凈,一破4片,放入瓦鍋內(nèi),加入蔥、生姜、食鹽、料酒、清水各適量。將瓦鍋置入盛有水的鍋中,隔水燉至雞肝熟即成。食用時加味精少許。
【效用】溫補腎陽。適合陽虛質(zhì)易發(fā)手足冰冷、脘腹冷痛、夜尿頻多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