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中藥甘遂的功效是可以瀉水逐飲、破積通便。臨床上對于水腫治療效果很理想,主要針對的是惡性水腫,包括大量的腹水還有胸腔積水,大量的雙下肢水腫,都可以通過甘遂進(jìn)行調(diào)治,通過利尿的方式祛除水腫。該藥也可以針對于患者出現(xiàn)的心力衰竭、癲癇,以及胸腔積液、咳嗽、喘憋等等一些危及到生命的相關(guān)病癥進(jìn)行調(diào)治。通過甘遂和其它藥物相配合,可以明顯改善身體的其它的癥狀,包括面目出現(xiàn)的浮腫,身體出現(xiàn)的痙攣疼痛,這些都可以通過該藥進(jìn)行調(diào)治。
1、水腫腹?jié)M。用甘遂(炒)二錢二分、牽牛一兩半,共研為末,煎為水劑,隨時服用。
2、身面浮腫。用甘遂二錢,生研為末,放入豬腎中,外包濕紙煨熟吃下。每日吃一次至四、五次。如覺腹鳴,小便亦通暢,即是見效
3、腎水流注(腿膝攣急,四肢腫痛)。用上方加木香四錢,每用二錢,煨熟,溫酒嚼下。瀉下黃水為驗。
4、大小便不通用甘遂五錢(半生半炒)、胭脂壞了十文,共研勻。每服一錢,加白面四兩,和水做成面片,煮熟淡食。待大小便通暢后,再服平胃散加熟附子,每取二錢煎服。
5、水鼓氣湍。用甘遂、大戟各一兩,慢火炙后,共研為末。每取二、三分,加水半碗,煎開幾次,待溫服下。不過十服見效。
6、腳氣腫痛。和甘遂半兩,木鱉子仁四個,共研為末。每取四錢,放入豬腎中,濕紙包好煨熟,空心吃,米湯送下。不過十服見效。
7、疝氣偏腫。用甘遂、茴香,等分為末。每服二錢,酒送下。
8、痞癥(發(fā)熱、盜汗、胸背疼痛)。用甘遂包在面中,放漿水內(nèi)煮十沸,去面。把甘遂在微火上炒黃,研為末。大人每服三錢,小兒每服一錢,臨星時服,冷蜜水送睛。忌油膩魚肉。
9、消渴。用甘遂(麩炒)半兩、黃連兩,共研細(xì),加蒸餅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二丸,薄荷湯送下。忌甘草。
10、風(fēng)痰迷心癲癇。用甘遂二錢,研為末,放在豬心里。縛緊,紙懈,煨熟。取藥出,加辰砂末一錢,分成四份。每服一份,半用過的豬心煎湯調(diào)下。以大便下惡物為效,否則須再次服藥,此方名“遂心丹”。
11、小兒馬脾風(fēng)(風(fēng)熱喘促,悶亂不安)。用甘遂(包面中,煮過)一錢半、辰砂(水飛)二錢半、輕四化建設(shè)少許,共研為末。服時,先取少許漿不,滴入一為油,然后放藥末二、三分在油上。等藥下沉,去漿灌服。此方名“無價散”。
12、麻木疼痛。用甘遂二兩、蓖麻子仁四兩、樟腦一兩,共搗作餅,貼患處。此方名“萬靈膏”。內(nèi)服甘草湯。
13、突然耳聾。用甘遂半寸。棉裹插耳內(nèi),口中嚼少許甘草。
【性味歸經(jīng)】苦,寒;有毒。歸肺、腎、大腸經(jīng)。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數(shù)據(jù)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株有毒,根毒性較大。對皮膚和粘膜有刺激作用,食用過量出現(xiàn)腹痛、下瀉、嘔吐、脫水、嚴(yán)重時呼吸困難、循環(huán)衰竭而死亡。小鼠口服10-50g/kg生甘遂或炙甘遂的乙醇浸膏,半數(shù)動物有明顯腹瀉,生甘遂作用強,毒性也大,58只小鼠服藥后死亡11只。熱水提取物有劇瀉作用。
【功能主治】瀉水逐飲。用于水腫脹滿,胸腹積水,痰飲積聚,氣逆喘咳,二便不利,消腫散結(jié):外用可治癰腫瘡瘍。
原植物
【用法用量】 0。5~1。5g,炮制后多入丸散用。
【注意】體弱及孕婦禁用;不宜與甘草同用。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蛀。
【備注】
(1)用于胸水腹水、面浮水腫等癥,常配合牽牛子、大戟、芫花等藥同用。用于痰迷癲癇,可配朱砂應(yīng)用。用于因濕熱壅滯而結(jié)成的腫毒,但主要宜用于初起之時,并須配合清熱解毒藥內(nèi)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