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枸杞是一種養生好食材,亦藥亦食,可單用嚼食或泡水、熬膏、煲粥、泡酒等,其食用方法多樣,效果也各不相同。但枸杞到底怎么吃效果最佳?針對不同季節,有沒有好的食療方法呢?下面小編就教大家怎么食用。
一、枸杞吃法排行
第一名:嚼食
枸杞子屬漿果,汁液充沛,可滋養陰液,生津止渴。直接嚼吃枸杞子,對營養成分的吸收會更加充分,更有利于發揮其保健效果。
第二名:煮粥
枸杞子與粳米煮粥,或在煲湯時加入枸杞子高溫烹飪,能幫助釋放枸杞子的有效成分,使其溶于粥湯之中,容易被消化吸收。
第三名:泡酒
枸杞子主入肝腎經,擅長補益肝腎,久服可強筋健骨。酒可活血通絡,中藥的各種有效成分也都易于溶出,藥借酒力、酒助藥勢而充分發揮其效力,加強其補益肝腎的作用。
但因是酒劑,肝腎功能不良的人慎服。
第四名:泡水
枸杞子有“明眼子”之名,常用于治療肝腎陰虛導致的目暗不明、視物昏花等癥狀。
《本草匯言》稱它“非治目也,能壯精益神,神滿精足,故治目有效。”
1.枸杞泡水后需嚼食
臨床上,枸杞多配伍用于改善虛勞精虧、腰膝酸痛、眩暈耳鳴、陽痿遺精、血虛萎黃、目昏不明等癥狀。
研究表明,枸杞能增強免疫、抗衰老、降血脂、抗脂肪肝、抗癌、降血壓、降血糖,還能刺激生長。
許多人喜歡把蜂蜜、牛奶和枸杞攪拌在一起后服用來保健養生,這種吃法有補血養肝、安神美顏作用。
但這種吃法還是有講究的,首先,枸杞的沖煮方法不能錯,否則效果將打折扣。
正確的方法是,先煮牛奶和枸杞,溫熱后再加入適量蜂蜜。否則溫度過高,會破壞蜂蜜本身的營養物質。
此外,服用時間也得注意:如要補血養肝,可以餐后2~3 小時服用;若要安神美顏,則要在睡覺前服用。
最后,喝完牛奶蜂蜜水后,枸杞要一起嚼服。枸杞養肝明目的功效依賴于其中的玉米黃素,玉米黃素不溶于水,沖煮不能將其完全釋放。
2.枸杞用量:每天吃20克枸杞為宜
枸杞可以補益肝腎、調節陰陽,因而它有助陽的功效,每天進食枸杞的量過大,便會讓人體發熱,容易出現上火、流鼻血,甚至造成眼睛紅腫不舒服等癥狀。
因此,掌握枸杞的服用劑量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枸杞為宜。
此外,枸杞也并不適合于所有人,因其溫熱身體的功效強,感冒發燒的人別吃。
其滋補肝腎的作用大,脾胃薄弱及腹瀉的人要少吃。還要特別注意幾類人群,如有肺結核、虛勞的病人,有濕寒、寒痰的病人均不可服用。
如服用需特別小心,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二、枸杞的四季養生食療小方
1.春季
肝火旺盛,用枸杞泡茶,滋陰明目。
【食材】枸杞20克。
【做法】取20克枸杞切成兩半,洗凈放入杯中,用開水沖泡,溫浸10~15分鐘即可飲用。飲完水后,直接嚼食枸杞。
2.夏季
暑熱難耐,用銀耳大棗枸杞粥,清暑益氣。
【食材】銀耳10克,大米50克,菊花5克,無核金絲棗5枚,枸杞15克。
【做法】銀耳10克加清水泡發,摘去根部,撕成小朵;砂鍋中水開后,放入大米50克及泡發后的銀耳,用大火煮開后,小火繼續煮半個小時;隨后再放入菊花5克、無核金絲棗5枚、枸杞15克,繼續煮20分鐘即可。
3.秋季
干燥多風,用麥冬枸杞鴿子湯,潤肺去燥、清熱滋補。
【食材】鴿子500克,枸杞15克,麥冬15克,玉竹15克,沙參20克,蜜棗2~3顆。
【做法】將沙參、玉竹泡20分鐘后洗干凈,將枸杞、蜜棗、麥冬洗干凈,將鴿子和骨頭洗干凈后飛水。
將所有材料裝入湯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先用大火將湯煮開,然后調成小火煲1.5~2個小時,起鍋前放入適量的鹽即可。
4.冬季
天寒地凍,用枸杞燒羊肉,補腎壯筋。
【食材】羊腿肉150克,枸杞子20克,蔥、姜、料酒、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將羊腿肉切塊、洗干凈后飛水,蔥切成段,姜切成片;鐵鍋燒熱,下羊肉、姜片翻炒,烹入料酒熗鍋;炒透后,將羊肉同姜片一起倒入大砂鍋內,放入枸杞、清湯、鹽、蔥,燒開,撇盡浮沫加蓋,用小火燉,待羊肉熟爛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