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022年8月7日就進入立秋了,立秋后就正式進入秋季了,秋季是瓜果蔬菜以及糧食成熟的就季節,雖然秋季好吃的東西比較多,但是大家在吃東西的時候應該注意一些常見的秋季飲食禁忌,以及飲食習慣,以下搜藥網小編給大家詳細講解下秋季飲食有哪些禁忌?秋季飲食要注意什么吧
1、少吃辛辣、煎炸性食物,如姜、蔥、八角、茴香、蒜、韭、椒、炸雞腿、油條。
2、忌食過咸、過甜之物,以免傷津耗陰,加得秋燥的癥狀。
3、不可多吃瓜果,以免傷脾胃。
“少辛增酸”很重要
秋天天氣逐漸變涼、陰長陽消。所以養生的關鍵在于“養收”,即吃些祛除燥氣、補氣潤肺、有益肝脾的食品,“少辛增酸”以保健康。
“少辛”指的是避免吃蔥、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食品。由于肺屬金,在金秋時節,肺氣較為旺盛,“少辛”的作用就是不讓肺氣過剩,以免傷及肝臟。立秋時節多食山楂、橄欖、葡萄、蘋果、柚子、石榴等酸味水果和蔬菜,對提高肝臟功能大有好處,避免肺氣傷肝。
當心秋瓜壞肚子
很多人都有“秋瓜壞肚”的經歷,進入秋天以后,氣溫逐漸降低,如果大量吃生瓜果,會造成體內濕邪過盛,對脾胃產生不良的影響,引發腹部疼痛、腹瀉、痢疾等胃腸道疾病。
立秋過后可以適當食用一些有利于胃氣的“溫鮮”食物,使胃腸系統得以順利的運行。而適當地食用一些溫熱性質的新鮮瓜果有助于慢性胃腸道疾病的調養。另外,用餐時間也應有規律,并做到少量多飲,不沾煙酒,這對于增強胃腸的適應力很有好處。
選對食物“貼秋膘”
過了立秋便要吃肉“貼秋膘”,這是我國北方地區的一種傳統習俗。但這種做法不應該長期采用,秋季進補一定要吃對東西。
首先,保持體內酸堿度平衡。通常人體中的血液呈弱堿性,要是吃了太多魚、肉等酸性食物,容易讓血液的酸堿平衡被破壞,導致高血壓、高血脂、痛風、脂肪肝等病癥。在“貼秋膘”的同時,應該適當補充蔬果,并多食用豆制品、栗子等堿性食品。
其次,按照身體情況選擇適合的食物。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正常的飲食就能夠保證充足的營養,不用刻意吃太多的營養食品。適當吃些豆芽、菠菜、胡蘿卜、芹菜、小白菜、萵筍等新鮮蔬菜,不僅可以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而且不用擔心會發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