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家長會有這樣的煩惱,想給孩子服用一些中藥湯劑,但是藥太苦,孩子不配合,喝一次藥得費好大的力氣。其實,除了湯劑還有很多其他的中藥劑型,或許有一款能夠解決您的煩惱。
1、口服液
口服液是選用合理的方法提取中藥有效成分,在避菌條件下制成的單劑量包裝的合劑,具有吸收快、用量小、服用簡便等特點,是兒童常用的中藥劑型之一。
2、顆粒劑
中藥顆粒劑,是近20年在湯劑和糖漿劑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劑型,由于服用量小且方便,品種增加較快。
目前,部分產品已添加果汁等物料,既增加了營養成分,又改善了顆粒劑的口感。另外,部分產品在添加適宜果汁后進一步將其制成泡騰顆粒,以提高用藥的依從性。
3、泡騰片
中藥泡騰劑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劑型,兼有片劑、顆粒劑和中藥湯劑3種劑型特征。這種劑型服用劑量便于掌握,服用時可較好地隨著兒童的年齡增長而遞增片數,加水即可迅速崩解成溶液劑,便于服用和攜帶。
4、中藥茶劑
茶劑是含茶或不含茶的藥物經粉碎、加工的粗末制品,或加入適宜粘合劑制成的方塊狀制品,以沸水浸泡取汁服用。新型茶劑袋泡茶便于攜帶和服用,也在外觀和味覺上做了改善。
5、注射劑中藥
注射劑多用于急重病癥的治療,具有見效快、用量小而準確的特點。
6、氣霧劑
氣霧劑具有劑量小、分布均勻、起效快、使用方便的特點。氣霧吸入可減少胃腸道副作用,外用可減小對創面的刺激性,并可用定量閥門控制劑量,具有速效和定位作用。可用于嬰幼兒不能口服或不愿口服者。
7、貼膏劑
近年來人們發現皮膚給藥除了能起局部作用外,還可透過皮膚進入血液循環發揮全身作用;并且皮膚角質層還具有貯存作用,使血藥濃度曲線平緩,具有超越一般給藥方法的獨特優點。該制劑不被肝臟首過效應破壞,能提高藥物生物利用度;具有恒定輸藥、控制血藥濃度、延長藥物作用時間等優點,尤其適用于肝功能不全的新生患兒。
8、栓劑
栓劑可彌補部分口服劑口感差、注射劑使用不便的缺憾。復方小兒退熱栓,具有鎮痛、利咽、解毒、祛痰、定驚之功效,可治療小兒發熱、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咽喉腫痛、肺熱痰多、咳嗽等。該劑型安全性高,對直腸黏膜無刺激性,用以治療咽喉炎、扁桃體炎、肺炎、猩紅熱及消化系統、泌尿系統感染等,均有十分滿意的效果。
9、灌腸劑
中藥灌腸法是通過腸黏膜循經絡傳導而發揮作用。直腸粘膜有很強的吸收功能,吸收量明顯高于口服量,生物利用度高于口服,顯效速度快,與靜脈給藥顯效速度無顯著差異。在治療小兒外感高熱、小兒腹瀉、小兒病毒性肺炎、支氣管炎、哮喘、中毒性腸麻痹、乙型流腦、腸蛔蟲病、病毒性心肌炎、急性腎衰等方面發揮了良好的作用。
10、滴鼻劑
近年證實,藥物通過鼻粘膜吸收良好,以全身作用為目的的鼻腔給藥途徑已得到證實,某些藥從鼻腔內給藥得到較好吸收,并能避免肝臟首過效應,且給藥方便。
所以,中藥的劑型其實不僅僅局限于中藥湯劑,很多其他的劑型可能會使服用中藥變得更簡單高效,那么為何不試試呢?但無論采用哪種劑型,都要在醫師指導下進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