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牛膝為莧科植物牛膝的野生種及柳葉牛膝、粗毛牛膝的干燥根莖及根,有活血散瘀,祛濕利尿,清熱解毒的功效與作用,是一種比較常用的中藥。土牛膝的炮制方法始見于近代《中藥炮炙經(jīng)驗集成》,有凈制、切片、灑炙、炒黃等方法。那么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土牛膝的炮制方法與作用。
一、土牛膝的炮制方法
1.鮮土牛膝:采挖后去除莖葉及須根,洗凈,晾干水汽。臨用搗爛,外敷或取汁用。
2.土牛膝:取原藥材,揀去雜質(zhì),洗凈,噴淋清水,稍潤,切段,或斜切薄片,曬干。
3.炒土牛膝:取凈土牛膝段或片,置鍋內(nèi),用文火加熱,炒至表面呈黃色,取出放涼。
4.酒炙土牛膝:取凈土牛膝,用黃酒拌勻悶潤至吸收完全,置鍋內(nèi),用火炒干。土牛膝每100kg,用黃酒10kg。
二、土牛膝的飲片性狀
土牛膝星類圓形薄片或細長段,外表面灰棕色,有細縱皺紋,質(zhì)硬易折斷,切面黃棕色,纖維性,有的中空,可見散列的維管束,氣微,味微甜。炒士牛膝形如土牛膝,色深黃,偶有焦斑。酒炙土牛膝形如土牛膝,略具酒香氣。
三、土牛膝的炮制作用
土牛膝性味苦、酸,寒;無毒。歸肝、腎經(jīng)。具有活血散瘀,祛濕利尿,清熱解毒的功能。生品破血散瘀,祛濕利尿作用較強,用于婦女經(jīng)閉癥瘕,風(fēng)濕疼痛,腳氣水腫等。鮮用性寒涼作用更強,偏于清熱解毒,用治淋瀝,尿血,癰腫白喉、中耳炎等。炒后緩和寒涼藥性,作用緩和。酒炙增強活血散瘀作用。
四、土牛膝的臨床藥方
1.治男婦諸淋,小便不通:土牛膝連葉,以酒煎服數(shù)次。血淋尤驗。(《嶺南采藥錄》)
2.治肝硬變水腫:鮮土牛膝六錢至一兩(干的四至六錢)。水煎,飯前服,日服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3.治痢疾:土牛膝五錢,地桃花根五錢,車前草三錢,青荔三錢。水煎,沖蜜糖服。(《廣西中草藥》)。
4.治跌打損傷:土牛膝三至五錢。水煎,酒對服。(《江西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