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搜藥網!
功勞木為小檗科植物闊葉十大功勞、細葉十大功勞或華南十大功勞的莖干,入藥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與作用,能有效的治療許多疾病。為了能讓功勞木發揮更大的臨床作用,便于服用,有益于我們的身體健康。因此,我們需通過中藥炮制方法將其加工。那么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功勞木的炮制方法與作用。
一、功勞木的炮制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凈,浸泡至六七成透,取出,潤透,切薄片,干燥。
二、功勞木的飲片性狀
本品為不規則的塊片,大小不等。外表面灰黃色至棕褐色,有明顯的縱溝紋和橫向細裂紋,有的外皮較光滑,有光澤,或有葉柄殘基。質硬,切面皮部薄,棕褐色,木部黃色,可見數個同心性環紋及排列緊密的放射狀紋理,髓部色較深。氣微,味苦。
三、功勞木的炮制作用
中醫認為功勞木性味苦,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功勞木多生用,常用于濕熱瀉痢,黃疸尿赤,目赤腫痛,胃火牙痛,瘡癤癰腫等證。藥材經炮制加工后,可使藥物潔凈,利于藥效成分溶出,便于調劑與制劑。
四、功勞木的臨床應用
1.治腸炎、痢疾:功勞木15克,桃金娘根30克,石榴葉(或鳳尾草)15克。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2.治痔瘡:功勞木15克,豬腳爪2只,煮熟去渣,食豬爪。(《湖南藥物志》)
3.治目赤腫痛:功勞木、野菊花各15克。水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4.治火牙:功勞木60克。煎水,頻頻含嗽。(《湖南藥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