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搜藥網!
核心提示:處暑過后天氣逐漸轉涼,因此很容易因為天氣冷的原因誘發各種疾病,比如感冒著涼等等,處暑之后,氣候逐漸干燥。當干燥之氣過盛,就容易成為燥邪,侵犯人體,誘發疾病,那么處暑節氣應該注意哪些疾病呢?以下搜藥網小編給大家詳細講解下吧
處暑后氣溫忽冷忽熱,鼻腔黏膜容易受干燥刺激,易使鼻炎復發,這也是常說的“秋風起,鼻炎來”。
初秋多為溫燥,深秋多為涼燥。但無論那種燥邪,都容易通過口鼻,進入我們的呼吸道,繼而損傷肺部。
肺喜潤而惡燥,燥邪入侵,肺氣宣降受影響,各種肺部疾病自然隨之而來。
秋季氣候干燥,水分蒸發加快,空氣相對濕度降低。
而當空氣中的相對濕度低于30%以下時,人們就容易感受到皮膚干燥,出現皮膚掉屑、嘴唇干裂等情況。
中醫認為,肺主皮毛,皮膚的干燥程度與肺有關系。秋燥傷肺,表現在皮膚上,干燥自然在所難免。
處暑后余熱猶存,與空氣中的燥氣結合,形成溫燥。
溫燥入體,大腸中的津液被過量消耗,腸道干燥,使大便變得干硬難排,就更容易出現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