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搜藥網(wǎng)!
名稱:趕黃草
別名:扯根菜、山黃鱔、水楊柳、水澤蘭、水滓藍
性味:性溫、味甘、無毒
歸經(jīng):歸肝、腎經(jīng)
功效:清熱解毒、退黃化濕、活血散瘀、利水消腫
主治:黃疸、水腫、經(jīng)閉、血崩、帶下、跌打損傷、各型肝炎、膽囊炎、脂肪肝
用法用量:內(nèi)服:臨床數(shù)據(jù)表明,取經(jīng)過傳統(tǒng)炮制后的趕黃草原桿,1.6g/次為宜,沸水沖泡后代茶飲。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爛敷于患處。
1.趕黃草為苗族傳統(tǒng)藥物,民間以其全草入藥。全草性溫、味甘、無毒,具清熱、利尿消尿、解毒、活血、平肝、健脾、祛黃疸等功效。
2.趕黃草水提取物具有明顯的利膽退黃作用。
3.趕黃草始載于明代《救荒本草》,具有清熱解毒、退黃化濕,活血散瘀,利水消腫之功效,是苗族民間治療肝病的經(jīng)驗方,稱為“神仙草”。
4.趕黃草內(nèi)含多種有效成分,對肝臟具有保護作用,能減低飲酒及藥物對肝臟的損害。
5.趕黃草具有解酒護肝作用。
6.趕黃草主治黃疸、水腫、經(jīng)閉、血崩、帶下、跌打損傷,以及各型肝炎、膽囊炎、脂肪肝等。